哀悼日“国退民进”:湖北宜化管理层“变相股权激励”
哀悼日里的“国退民进”:湖北宜化管理层的“变相股权激励”
清溪照影
今天是玉树地震全国哀悼日,想到应该看看平面媒体的报道,于是上网浏览武汉新锐纸媒长江商报,结果读到了另一则值得哀悼的新闻:湖北宜化管理层变相股权激励。在惨烈的震灾图片和煽情的文字报道之后,我发现证券新闻热点版上湖北宜化董事长蒋远华开心舒坦而不合时宜的笑容与哀悼日的黑白版面是如此的不相和谐。
先说说这个长江商报。近年来,武汉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闻舆论监督力度日益彰显,促使各家报纸在做大市场蛋糕的同时,尽力满足读者的不同口味。这家长江商报的最大特色就是纸媒新闻性的回归,还是值得期许的。而去年的该报记者姚海鹰因相关报道而遭某检察院非法传唤事件,无疑为该报取得了跻身主流媒体的入场券,也为南方系新锐媒体时代周报输送了一名职业新闻人。事发之后姚海鹰事件就得到了南方系的及时强力声援以至中央领导的关心。而且,姚海鹰在跳槽到时代周报后接连回赠了两篇关于武汉的重磅新闻,也接连遭到当地封杀:武汉毒地事件和华侨城填埋东湖事件。
再来说这个长江商报记者赵笛报道的湖北宜化管理层股权激励事件。据湖北宜化今日的提示性公告,宜昌市人民政府发文批准了宜昌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拟受让相关股权及部分现金出资的方式向宜化集团增资扩股。该事项完成后,宜昌市国资委将持有宜化集团51%的股权,财富公司将持有49%的股权,宜化集团将从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公司。财富公司是宜化集团法定代表人蒋远华等31位管理人员共同出资设立的,是作为管理层入股的壳公司,其注册资本高达一亿元,其中,蒋远华出资5595万元。而资料显示,蒋远华在湖北宜化领取薪酬69万元,此出资额相当于其薪酬的81倍。先不论财富公司的注册资本从何而来,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宜化集团资产有被严重贱卖的嫌疑。而该公司宣称:这不是管理层收购公司股份(MBO),没有涉及控制权转移,而是变相股权激励,对公司发展更为有利。湖北宜化今日停牌召开股东大会,该事项获得批准应该毫无悬念。
这样的公司管理层内部人操作变公为私而自肥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不算是什么新闻了,而似乎是按部就班而又遮遮掩掩的一曲戏而已。而在有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大声疾呼反对“国进民退”的时候,稍稍有点实证精神的人随便浏览一下中国的报纸网络的新闻财经版面,就时不时要为那些动辄几千万甚至几十亿的公转私的所谓股权交易瞠目结舌以至麻木无力了。虽然那些股权交易花样百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内部交易、掏空国企、损公肥私、股权交易。
接连几日,读到金额愈来愈大愈来愈明目张胆的“国退民进”事件,五味杂陈。恰逢震灾哀悼日,那就顺便哀悼一下又一大宗优质国有资产遭到“国退民进”戏法的亵渎吧。我想,关注国有资产流失的国民们,也会在读到这篇附带董事长照片的公司报道时,一同哀悼的。
2010/4/21
附长江商报报道:
文字版:http://news.cnxianzai.com/2010/04/264337.html
PDF电子报: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pdf/2010421311354065027.pdf
|
相关文章
- [捍卫国之重器]江涌:国有企业的六种角色
- [捍卫国之重器]江涌: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中流砥柱
- 不解决下岗职工的问题,就是对党章和宪法公开的背叛
- 宗寒:国企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主体作用
- 27%国企纳税将近50%,凭什么国企养外企和私企?
- 请你们读一读国企长沙船舶厂生死存亡的报告
- 吴宣恭:再谈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 朱安东:私有化与国有化——“二人转”的背后
- 郭松民:主流媒体为什么对国企不友好?
- 邋遢道人:巩固和完善国企全民性质是遏制腐败的基础
- 非洲教训:国有企业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