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遵义•延安•北京-评《三位省委书记纵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火烧 2010-04-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评析《三位省委书记纵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指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必要性与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回顾遵义会议与延安整风的历史意义,批判孔孟之道等封建思想的影响。

遵义·延安·北京  

评《三位省委书记纵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型政党”,无疑是今年的热门词汇。想来,这有点儿滑稽。

任何政党,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党人组成的;而任何人,从一生下来,一直到死,都是在不断学习的。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学习的能力和权利。

每个人,作为个体,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有没有时间,更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身份,都在不停地“学习”,这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学习,也是人的属性之一。党人,自然也不例外。党人,也在不以人的意志而学习着。

既然大家本来就是在学习着,那么,还要提出大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是画蛇添足吗?是的,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非常可笑。

之所以出现这样滑稽的事情,是儒生们害的。是孔儒们的金口玉言,文字游戏折腾的。

   

党中央,本来提出的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非常英明及时的。

人,是在学习着,但却是乱学一气。“自我追求”,“为我所用”也好,还是被“新时期、新事物、新现象”逼着学也好,总之是“瞎子摸象”,摸到啥是啥。这对于普通人,是无可厚非的。

党人,就应该不同了,共产党员,就应学习本党的理论;共产党人也提倡“博学”,对于本党理论之外的东西,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批判地扬弃,而绝不是丝毫没有原则立场的所谓“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兼收并蓄”。

当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党人,学的不是本党的理论,甚至有些人学的是反对本党的东西;更有一些极“左”分子,打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旗号,推销孔孟之道等封建没落的思想。

   

共产党,是在十九世纪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是上世纪初创建的列宁主义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创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思想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就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政党。

   

延安时期,在毛主席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大兴学习之风,毛主席一连写了三篇经典文章。分别是:《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学风,作风,和文风,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目的就是“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型政党”,

统一全党的思想,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

延安时期的学习整风,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那就是“毛泽东思想”。

   

历史走到了今天。

在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在资本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又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目的就是发扬“延安精神”,通过更加广泛的学习,更加进一步的整风,在更新的高度上统一全党的思想,完成世界革命的任务。

   

共产党,归根结底,是共产主义的政党;毛泽东主义,是其最新的思想武器。

共产党员,视毛泽东主义为本党的、现时的、主要的理论,其它任何的理论,都要辩证地扬弃。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我们,盼望着,盼望着,秋风送爽的季节,伟大的共产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则中国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附文  

三位省委书记纵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全民阅读热 干部先开卷

2010年04月23日07: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需要  

□辽宁省委书记 王珉  

  那些抱怨抽不出时间读书的同志,说到底是没有将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追求  

  领导干部要做到“五学”:

  要知学。“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修养和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新时期,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领导干部如果不重视读书学习,很容易造成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视野狭窄、能力退化,带来工作上的失误。我们要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加强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切实增强通过读书学习提高执政水平的能动性。

  要笃学。读书学习应该是领导干部的自我追求和自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抱怨抽不出时间读书的同志,说到底是没有将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追求。因此,唯有视读书学习如饮食而一日不可或缺,做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才能抛开功利、摒弃浮躁,成为一个爱读书、肯读书的领导干部。

  要勤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当今世界,新科学、新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和经验“折旧”速度大大加快。即使是一个爱读书学习的人,如果不肯下苦功夫,也很难通过读书学习达到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的目的。因此,领导干部在读书学习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一股子挤劲、钻劲、韧劲,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勤奋刻苦。

  要博学。“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在读书学习上,领导干部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力争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见多识广、令人信服的内行领导。

  要善学。读书决不是啃书本、读死书,要讲求方法,这样才能开卷有益、事半功倍。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和应用会反过来激发学习愿望,促进深究悉讨。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当知识的“存储器”,还要当知识的“处理器”,善于开动脑筋、缜密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读书而不唯书,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有的放矢地开展读书学习。

  本报记者 郑少忠整理

学习重在固根强基  

□黑龙江省委书记 吉炳轩  

  要通过学习,打牢思想理论根基,打牢执政本领根基,打牢作风形象根基

  社会多样、经济多元、思想多种,这也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强求人的思想整齐划一,对所有问题的认识都高度一致,在文化上、学术上,我们还积极鼓励、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思想上,理论上,我们还积极推进、大力倡导开拓创新、继续解放。但对共产党的干部来说,思想理论基础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加强党的学习,必须首先要解决好这个管根本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解决好了,就固牢了根,就培壮了本,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基础。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大量新问题,触动大量新矛盾,历史上没有给我们提供成功的经验,教科书没有给我们写出标准的答案,任何人也不会教给我们成套可用的做法,要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实干才能实现,再好的文章,写不出个社会主义;再精彩的演讲,也说不出个社会主义。只有实干、肯干、勤干,我们的任务才能完成,理想才能实现。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通过学习,来进一步解决好说实话、办实事,脚踏实地、实干创业的作风问题,在人民群众中树起实干肯干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最大的德就是要为人正派、处事公正。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通过学习,努力锤炼自己的思想品质,锻造自己的道德修养,办理任何事情都要出于公心、真诚为民。这学习、那学习,这形象、那形象,如果解决不好廉政问题,什么学习都没用,什么德行都没有。勤政廉政、公道正派,是我们必须要下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就是要通过学习,真正把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

  两千多年前的著名学者荀子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劝学》。在这篇文章中,荀子劝学不止是劝人读书,更主要是劝人修身。这篇文章今天读读仍有意义。要通过学习,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要通过学习,打牢执政本领根基,提高我们的领导水平;要通过学习,打牢作风形象根基,增进人民群众的信任,真正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优良作风、高尚道德的人。

  本报记者 汪波整理

  

要有勤学之举,更需善读之法  

□贵州省委书记 石宗源  

  读书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必须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项任务,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勤学善读是我们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应酬,要想有整块的时间去读书是很困难的。因此,需要用“挤”的办法来找时间进行读书,“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我每天大约花1小时左右时间读书,主要利用一早一晚和节假日的时间。

  怎样勤学善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做法也不一样。我的个人体会是:

  一要恒。古人云:“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良好习惯,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要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浩如烟海,每年新出版的书籍就有十几万种,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所有知识,读遍所有书籍。必须从各自知识结构和工作实际出发,“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在广泛涉猎各有关方面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性的书籍进行精读。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学习的最大效益。

  三要思。死读书是读书的大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读书学习与深入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本知识真正活起来,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四要行。对于所读的书,既要活学,更要活用,要学而笃行。古人有两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必须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本报记者 龚金星整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