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民族主义和洋奴哲学

火烧 2009-04-04 00:00:00 读书交流 1027
文章探讨民族主义与洋奴哲学的对立,批判围剿《中国不高兴》的现象,强调民族信仰的重要性,指出民族主义是团结力量,反对将爱国主义污名化。

民族主义和洋奴哲学

民族主义和洋奴哲学,民粹分子和汉奸,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这个问题似乎不难解答。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妨先看看搜狐网上出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遗余力地、一边倒地围剿或批判《中国不高兴》。

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篇文章:

“《中国不高兴》:左棍商业大杂烩”

“《中国不高兴》不过是只乌鸦”

“《中国不高兴》:更应关心中国人是否高兴”

“‘不高兴’先生和盗版华山论剑”

“请不要随便代表中国人不高兴”

“中国不高兴:巧言令色,哗众取宠”

“‘中国不高兴’:有人走火入魔”

……。

搜狐网无疑成了围剿或批判该书的阵地,而排头兵则是这些抡着棍子搞大批判的作者们。

有意思的事情这些作者在批判该书时自作清高的模样,他们喻该书根本没有价值(除了书名有点价值外)、不看也罢、该书一出版就受到围剿式的批判等等,暴露的是酸溜溜的心情。更奇怪的是,他们和某些西方媒体一样地担忧,担忧中国民族情绪高涨,并把中国陷入“孤立主义”境地。

爱国主义成了“爱国贼”、民族主义成了民粹主义,在他们的眼中,他们不仅这样看,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更把民族主义者们比喻成“愤青式的民族主义者”或是“走火入魔的乌合之众”。其实,他们这几位持批判态度的作者完全可以集合起来写一本“中国很呀么很高兴”的书,彻底体现一下他们崇高的价值嘛。

历史上,蒋介石曾经借助民族主义站在“前所未有、后所未有”的高度,率领一大帮子“乌合之众”抗击日寇,一度成为中华的领袖。而汪精卫则信奉“曲线救国”之类的洋奴哲学,率领一大帮子精英投敌,却成了中华民族不耻的罪人。正反对比,难道还看不出来谁对谁错,谁好谁坏么?有民族信仰的民族,才能够团结,团结了才有力量,有了力量才能抗争,历史不就是这么写的吗?!

当今中国,想搞点民族主义的东西还真不容易,起码要看世界列强的眼色。中国的精英阶层一贯很在乎西方精英的态度。美国不高兴了或者日本不高兴了或者法国不高兴了,中国不高兴还不行,否则你就是民族主义(说的不好听就是民粹)。说是不高兴其实很高兴,否则怎么会出现“政冷经热”这种怪事情?

当今中国,想搞点民族主义的东西还真不容易,甭说类似《中国不高兴》政经书籍发表后的艰难,就是民族工业、民族文化、民族品牌等等生存的也难。你如果扶持民族工业的话,你一定就是保护主义。总之,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是偏激的、是狂妄的。反之,自由主义者们才是精英荟萃的、是开放的、是与时俱进的。

其实,他们真的不必担心在中国会出现什么民族主义思潮,按他们嘲讽的话,民族主义出一本书都挺困难的。即便日本首相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们想游行都不可能;即便法国总统再接见达赖,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们想在家乐福门口挥舞国旗都不会得到允许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警察们的头头们——中国的精英阶层生怕外国佬不高兴!

可见,他们在批判《中国不高兴》的时候,矛头指向的是中国多数百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民族主义的情节,其实他们搞错了方向。他们为何不问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中国百姓的这种民族主义的思潮?如果,日本诚心地认罪、法国诚心地道歉、美国少一点贸易保护主义或者少一点高科技领域的封锁…..等等,中国不高兴也没有理由嘛!

或者,中国的市场经济中的自由主义再少一点,如食品药品安全了、企业主守法了、官员们不贪了、官商不勾结了、下岗工人或者民工们有保障了、三农问题解决了等等,民族主义者们失去了抗争的目标了,中国不高兴也就没有市场了嘛!

依老顽童的观点,面对当代中国那些恨不得把中国全盘西化的局面时,中国人缺乏的就是民族主义精神。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9/4/4、于南京

相关文章

  • 战争离中国还有多远?--从资本主义的吃人本质谈起
  • 被暗算的《孔子》
  • “后汉”之不要脸让“前汉”大跌眼镜
  • 《左愤和右愤…》是打着爱国旗号宣扬狭隘民族主义
  • 经济危机以及《中国不高兴》涉及问题的补充与思考
  • 1930年代托派政策与清源策略观的相似性
  • 美利坚帝国的阴谋诡计
  • 是长平不让批评,还是《中国不高兴》不批评?
  • 黄纪苏:这本书不是简单“民族主义”能概括了的
  • 黄纪苏:一本书改变世界,我们没那么大本事
  • “潜伏”在当今中国的“主义”之争
  • 精英们也不高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