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资本主义加殖民主义--富士康模式与丰田模式的区别

火烧 2010-05-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富士康与丰田模式,指出富士康虽借鉴丰田技术,但缺乏家族式管理和人性化,存在非人化管理与殖民心态,导致员工流失严重,待遇不公,揭示其本质为血汗工厂。

富士康模式与丰田模式的不同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做了一期关于富士康现象的节目,其中有一位日本嘉宾。他谈到富士康的管理模式来自丰田模式:流水线,单一的重复性动作,效率和纪律,严格的质量管理,大量的加班,等等。他认为,这种模式在日本可以行得通,因为日本人普遍有一种自虐式心理,这种心理的表现就是拼命加班工作,严格律己,作一个最模范的员工,以报答企业的知遇之恩。  

于是,论题就转移到了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差别,以及中国80后和90后的心理问题上。  

但是,他忽略了丰田模式与富士康模式的一些重大区别。  

第一,丰田模式的重要根基在于“家族式管理体制”,雇员是终生雇佣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每个员工被视为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会随意被抛弃,员工一生的命运,与丰田这个大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丰田做贡献,就是为自己的家庭作贡献。而富士康完全不同,大陆员工绝不是企业的主人,更不是企业“大家庭”的成员,他与企业之间只存在一定期限内的劳动力买卖关系,企业绝不会为你的将来考虑,更不用说对你负责。据说富士康两园区的员工每年流失的人数在5——20万。在这样的制度下,员工怎么可能“以企业为家”呢?一个这样的企业,我有什么理由要为他拼死拼活,“自虐”般地卖命?可见,富士康移植了丰田模式中的许多技术细节,却没有移植丰田模式中最核心的东西,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丰田模式中有“人性化管理”因素,那么富士康与丰田的区别就是“非人化管理”。  

第二,不平等待遇。这方面表现非常明显。富士康的台湾人都在管理层,都拿高薪。大陆员工都在底层工作,能力再强也不能当到“课长”以上。如果说这是一个家族企业,那么这是台湾人的家族,大陆人完全是“外人”。我们是贵族,你们是奴隶,地位完全不同。二者之间,除了语言是相通的,别的就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了。在这样的制度下,大陆工人会有什么归属感,会有什么未来的希望么?  

实际上,这表现出外资的一种“殖民心态”。以“家族式管理”著称的丰田到了广州也变了。在广汽丰田,这表现为日本“支援工”与大陆本土工人的待遇差别上。干着同样的工作,工资待遇差别达到50倍以上。大陆工人月1000多元,“支援工”月薪5万,还有数百美元的各种生活补贴。  

这就难怪丰田全球15亿美元利润中,在中国的利润就达到13亿多美元。试想,如果富士康和丰田把对待中国大陆工人的这种态度和管理制度放在他们台湾和日本的工厂,这样的工厂能维持一天么?那么,大陆的富士康和丰田不是血汗工厂,又是什么?  

所谓外资的殖民心态就是“我们才是人,你们不是,你们只是我们买来的劳动力——一种必须受我统治的牲畜。”  


资本主义加殖民主义,这就是富士康现象的根源。

相关文章

  • 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存四大问题
  • 囧司徒脱口秀揭露富士康血汗工厂真相
  • 富士康:天堂还是地狱--抑或人间?
  • 西进——富士康内迁调查报告
  • 啊,好一个“不自杀协议”
  • 血汗工厂,并非只是一个富士康
  • 富士康以“实习”之名,滥用和剥削学生劳动力--调查报告之一
  • 自杀抑或他杀?解开富士康自杀事件之谜--“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查报告之卷首语
  • 富士康跳楼工人的墓碑
  • 富士康坚挺,激素何来?
  • 资本家的钱真能把黑的变成白的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