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绞肉机生产出的几大产品
以政府垄断卖地公开招标高价出让、政府各有关部门大收税费、房地产商垄断建房尽情获取暴利等三大部件组成的中国房地产绞肉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原材料,已经高效运转十余年,生产出了世界上许多人无我有的产品,现对其中的六大产品介绍如下。
一、 暴力拆迁
拆旧建新,是人民群众改善住房的必要环节,也是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有的发展历程之一。正常的拆旧建新,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然而,房地产绞肉机将拆旧建新变为了暴力拆迁。
当拆迁户的补偿不足以在同地段购置同等面积的住房,同时又缺少利益诉求渠道时,拒绝搬迁成了最后的维权手段。如此,拆迁户必然成为房地产绞肉机前进中的绊脚石。于是,以停水、断电、控制住户、强行将房屋夷为平地等等为特征的清理行动必然出现。
当深圳城中村改造中出现个别的拆迁亿元户,大量的拆迁千万元户时,神州大地中许许多多的拆迁户自然要借房地产绞肉机之力一夜暴富。当房地产绞肉机无法达到其预期时,冲突不可避免,暴力拆迁往往是最后的结局。
暴力拆迁中的顶级产品是“自焚身亡”。
二、 天价地王
“地王”,是人们对在房地产开发土地招标活动中以最高金额拍得自己属意地块的中标者的统称。由于中国房地产绞肉机威力无限,天价地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抓手,在不受任何制约的环境中,不断制造天价地王将房地产绞肉机威力发挥到极限,必然成为政府和房地产商们的共识。
于是,在当时住房售价每平方米7000元的上海郊区青浦区赵巷镇,房地产绞肉机生产出了一个15.42亿元的“天价地王”,其折算的地价每平方米超过万元。在当时楼面售价最高每平方米10000元的北京朝阳区广渠路15号,房地产绞肉机生产出了一个40.6亿元的“天价地王”,折算出来的楼面地价为每平米2.5万元。
房地产绞肉机没有辜负政府和房地产商们的期望,通过不断生产天价地王,中国的房价已经成为遏制老百姓生存的绳索。为了还房贷,房奴们除了拚命工作,已经没有了任何生活的乐趣。
天价地王中的顶级产品是“根本不在乎造出的房子是否能卖出去”。
三、 土地财政
政府,是一个执行法律和管理社会的机构。一个国家的政府又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财政是指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文明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公益专项收费等。然而,中国的房地产绞肉机给地方政府增加了一项巨大的收入:卖地收入(理论上装饰为“70年使用权”)。
当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出卖土地的收入来维持财政时,其财政就称为土地财政。由于卖地收入目前不进入政府预算,属于第二财政,地方首长有绝对的处置权,土地财政的发展势头不可抑制。
房地产绞肉机十余年的发展,土地财政这一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权威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以北京为例,由于过度依赖银行土地储备贷款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从2009年至2011年5月,相关贷款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自2011年初开始,大规模还本付息已经开始,目前每月还本付息在100亿元以上,而今年以来每月土地出让收入只有50亿元左右,还贷压力巨大。如果再不能高价卖地,又得不到中央政府的大规模输血,北京的财政将要破产。
土地财政中的顶级产品是“今年土地卖不上价,明年政府就关门”。
四、 泡沫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顾名思义犹如一座大楼中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福祉的依托。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业在许多国家发挥重大作用。正常的房地产业既有制造业的特点,也有服务业的特征。
泡沫,是指聚集在一起的许多小气泡,亦用来比喻人事的空虚或幻想。当某个产业空洞化而经营却极为活跃时,这个产业就称为泡沫产业。经济学家们从外观来判定一个产业是否泡沫,主要是看该产业中相关产品的价格是否严重背离价值。泡沫是以不能反映物质财富的空洞货币堆积表现出来的。
例如,某个国家合格的画家均已过世,但该国政府为了创收,高价出卖了一批御用画师执照,并规定臣民的政治地位由收藏御用画师们的作品多少决定。政治地位最低的,罚做劳役;政治地位最高的,进入国家领导层。于是,不仅政府和御用画师大发其财,拍卖市场也异常火暴。于是,画师们根本不在乎提高画技,而在于多交钱保住画师执照。于是,大量质次价高的作品充斥市场。这就是该国的泡沫画业。
中国的房地产绞肉机,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无论建筑质量如何,都能卖高价,房价远超住房本身的价值。事实上,中国民众的经济地位,已经完全由住房套数决定。经济地位低的,终身为奴;经济地位高的,进入国家决策层。今天,房地产商们根本不在乎建筑质量,而在于保住现行体制。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典型的泡沫产业。
房地产业泡沫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国家经济已经离不开这一泡沫产业。如果泡沫破裂,必然爆发金融危机;如果泡沫破裂,钢铁、水泥等60多个相关产业将进入萧条期。房地产绞肉机里出来的产品,最不易销毁的,就是泡沫支柱产业。
泡沫支柱产业中的顶级产品是“泡沫已经变为毒品,当事人只能想方设法增加泡沫”。
五、 公务员经济适用房
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已经使共和国副部长级官员靠工资都无力购房。对于贪腐机会相当不均的公务员,也并非人人可以高价购房。于是,房地产绞肉机催生了重要产品:公务员经济适用房。
中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在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们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然而,建房的地由谁来卖,由“公仆”来卖。政府各有关部门大收税费由谁来收,由“公仆”来收。房地产绞肉机三大部件有两件离开不开“公仆”。为了房地产绞肉机不散架,必须为“公仆”们解决住房问题。于是,公务员们可以用市场价的20-30%买到经济适用房;于是,千军万马去考公务员。地方公务员的报考和录取比例是平均50比1,中央机关是100比1。大批的硕士、博士地,甚至教授都对当“公仆”趋之若鹜。
最顶级的公务员经济适用房是在国家划拨的土地上建设的豪宅。
六、 超级大学福利房
清华大学被公认为是中国的超级大学。清华大学给教师大规模分房已经不是什么密秘。权威资料表明,清华将在2011年内给教师大规模分房,教师将以市场价的1/3—1/2购买这些住房。其中首批的1000套已经建成。另外还有近5000套的建房计划。
在北京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就已达20328元/平方米的今天,在这个众多首都市民普遍望房兴叹的当口,超级大学的福利分房无疑刺痛了大众的神经。
这不意味着房地产绞肉机的这类产品刚刚面世,只不过清华的这件产品个头较大,引人注目。其实,大国企和富有事业单位的福利分房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
“公务员经济适用房”和“超级大学福利房”都属于房地产绞肉机生产的“铺路石类”产品,是为房地产绞肉机攻城掠地有路可走服务的,迟早会都出现。
房地产绞肉机最大的特点是欺软怕硬。本来要吞食整个国家,但动不了公务员,只好让他们参与分食;吃超级大学时掉了门牙,只好吐了出来。大国企和富有事业单位用护身符或遁逃术躲过一劫。北师大、人大等一流大学,存在与否,无关国家大局,房地产绞肉机对他们毫不客气。普通的民众,在房地产绞肉机跟前更是无力招架,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目前,超级大学福利房最顶级的是什么样子虽不得而知,但该校院士们的福利房应该相当惊人。
结语:当房地产绞肉机这个怪物在神州大地不断进行生产时,必然是乱象丛生。可以肯定的是,它每生产出一件人无我有的产品,神州大地的苦难就增加一倍,社会活断层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砸碎房地产绞肉机,5年之内很可能发生汶川式大地震。当高官们出来说“房价降一半是国家的灾难,会引发经济大萧条”时,他们根本不在乎,房价涨一倍“大地震”是否会发生,因为他们都住在抗“XII度烈度”的建筑里,“地震”中死伤最多的是百姓。高官们梦想用房地产绞肉机拉动经济发展,梦想房价涨十倍使中国国力超越美国,尝尝当世界老大是啥味。然而,梦毕竟是梦,抗“XII度烈度”的建筑大概抗不了8级核泄漏,梦中可能就见了上帝。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