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国八条”,的确让人高兴不起来

火烧 2011-01-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直指国八条调控政策难以解决高房价问题,批评房价与收入严重脱节,指出房地产泡沫对经济和民生的双重危害,呼吁彻底整治房地产市场,推动保障房建设。

“国八条”,别怪我多嘴,它的确让人高兴不起来。  

没有几个人愿意欣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我能理解。然而,如果想纠正错误,必须先承认错误。若是把错误也拿来美化,搞什么“红肿之时,艳若桃花;流脓之时,美如乳酪”,那么就根本没有可能纠正错误。  

房价高到什么程度?已经不是和国际接轨的事儿了,而是远远超过了国际价格,从欧洲到美洲,没有哪里比中国的房价更高了。然而中国的人均收入,即使按统计部门很善于振奋人心的统计结果,也远低于欧美。现今的房价只与权力和投机有关系,与价值规律没有任何关系。  

房价对经济的危害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房市几乎吸掉了其他行业的所有富余甚至是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中国经济除了房地产及其上下游的行业之外,一片萧条。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比房地产业更赚钱。  

房价对民生和社会危害到什么程度?蛋型“蜗居”、集装箱“豪宅”还有胶囊公寓的出现,已经表明民生严峻到什么程度。大规模的底层民众对房地产商的痛恨,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房地产的巨大利益造成了大量的暴力拆迁,上访阻止不住强拆的脚步,自焚也不能。留给抗拆百姓的反抗方式还有什么?  

房价已经高到足以毁灭一切的地步了。还需要调控吗?绝不,仅仅需要打死,甚至不是打压。调控很好玩吗?调了几年了?有效果吗?除了越调越高之外,还有什么?既然没有效果,又何谈什么“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大跃进”还记得吗?其最主要危害不是资源浪费,不是造成人民生活困难,而是经济失衡。经济失衡将引起经济方面其他一切危害的发生。今天的房价不是又来了一次规模更大、发展更猛、危害更烈、持续时间更长的“大跃进”吗?与“大跃进”不同的是,“大跃进”是当时的领导人迫切希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今房价的“大跃进”,仅仅是为了实现财富的集中,再集中。  

房子从生产环节出来,就进入炒房者手里,与想买房来住的没有任何关系。没人买得起。炒房者相当于物流。房子这个产品停在了“物流”领域,永远进不了消费终端环节。“国八条”仅仅是在“物流”环节调整,怎能惠及民生?是提高二套房首付会有效,还是无所谓的约谈会发生效力?让房子走出物流进入消费终端的唯一办法就是将高烧不退的房市彻底打死,然后从头再来。坚决彻底地将房价打下来,把空置房的泡沫挤出来,仅仅是这些泡沫,三年都未必消化完。一方面纵容炒房,另一方面又去建保障房,强盗、善人同时做,有可能吗?  

空置房不好调查,曰没有切实可行的标准。笑话!所谓幸福指数的标准难道比空置空还切实可行?房产税不好征?笑话!二套房还不好确定?一户名下只能有一套房,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不出售一套房,就要对其中一套征税。都不好办,没关系,有一条很好办。给地方政府断“卖地奶”。任何地方政府不得从房地产中获利。老百姓难道说不应该获得一块建房子的土地使用权吗?有谁敢于靠房地产谋一分钱的利,马上撤职查办,不要搞什么约谈。说二句话还怕你?正愁没机会拜会领导呢。问责?先说说问什么责。啥也不说明,就只有一句问责。能问个屁责?对于无房户,直接由政府出面组织集资建房,凑够人就建,土地使用权免费出让,建房花多少钱就收多少钱。多收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也可以,就算住房子的老百姓为政府做贡献了,可以吧?不行,因为政府明着与某些官员暗着拿到的好处比这多得多。这也正是房价屡打不降的原因。  

一个人一生有多少年好活?毕业十年都没有指望买得起房,有关方面还振振有词,不脸红吗?别整十条八条地在这儿丢人了,整一条实在的就行了。赵本山同志的话还是比较有道理,“不看广告,看疗效”。说句明白话,啥时候能把房子问题解决了。如果应承的时间太长了,请考虑大家有没有耐心等。  

谢谢!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