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牛刀:2011年百姓的住房在哪里?

火烧 2010-12-2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2011年房价上涨趋势难以逆转,地方政府卖地行为和银行贷款政策是主要原因。土地出让金增加和房地产吸金效应导致房价持续上涨,百姓住房问题凸显。

牛刀:2011年百姓的住房在哪里?

原文:http://niudaowenhua.blog.sohu.com/165046562.html

出乎市场预料之外,央行开始第二次加息了。按照现在加息的幅度和目前CPI的涨幅,央行还要加息10次,即使加息4次后,负利率状态开始好转,加息次数也不会少于7次,才能将银行利率转正。而不将利率转正,去谈降房价,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市场对“房价回到合理水平”最大的不认同。

实际上2011年房价上涨的趋势,无法逆转。

其一,要逆转房价上涨的态势,首先是要阻止地方政府疯狂的卖地行为。

试问,谁能在一年之内阻止地方政府不卖地?谁都不可能。不卖土地,这些贪官污吏何以狂贪滥污?而要卖土地,就必须设法哄抬房价,只有房价上涨才能将土地卖个好价钱,这是一条利益链,房价上涨是这个利益链的简单逻辑。

中国这8年来,哪个城市不是这样做的?2010年,各大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1.5万亿,土地成本比2009上涨了至少40%,许多机构预测,2011年土地出让金可能突破2万亿,土地成本再次上涨20%至30%,再加上很多城市本无土地可卖,只有靠强行拆迁才能卖一点土地,而强行拆迁已经将拆迁成本提高到一个天文数字,试问,还怎么在2011年将房价降到合理价位?

其二,要逆转房价上涨的态势,就要下大力气收紧银根,阻止商业银行疯狂放贷。

从存贷比例来讲,各大商业银行本无款可贷。中国的商业银行大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际,为了维护不破产,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狂印钞票,充实银行资本金,维护银行正常运作;另一个是鼓励银行在股市上融资,搜刮股民的钱财,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63%,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9.37%。按照测算,如果中国商业银行要达到13%的资本充足率,那么需要补充的资金总额约为1000亿元,这1000亿就等于强抢股民的钱财。

这就是什么都在涨而股指在下跌的主要原因,2010年股指从3289点开盘一直跌到年底的2840点,试问,那个经济体的股市在GDP呈现两位数上涨的情况下,股指呈现两位数的下跌?而管理层不管股指的非理性下跌,依然鼓励各大商业银行融资增发,在股市上圈钱。股民还有多少钱可以被圈走?

奇怪的是,2009年新增贷款10万亿,2010年新增贷款7.5万亿,2011年又将新增贷款7万亿,这些钱至少三分之一被房地产这架巨型吸金器吸走,拉动房价上涨。那么,中国城乡居民为此作出了什么牺牲呢?2009年到2011年,新增贷款总量高达24.5万亿,城乡居民存款28.5万亿,意味着绝大多数持币人的购买力下降将近一半,其目的,就是维持房价的上涨。老的贷款收不回来,又来大规模增加新的贷款,钱从何来?而不收紧贷款,又怎么可能降房价?

其三,要逆转房价上涨的态势,就必须将利率转正,阻止人民银行掠夺人民的财产。

人民银行掠夺人民财产,听起来不符合逻辑,却是中国普通城市居民在经济增长的周期里,越来越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按照2010年基准利率和CPI涨幅之间产生的负利率来算,中国城乡居民28.5万亿的存款实际缩水6000亿,46年就将中国13亿城乡居民的财富盘剥一空。试问,人生有几个46年?可怜的中国人一辈子都在为银行打工。

负利率的危害在于,中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不仅仅只是一代人没有未来,而是连奋斗的希望都没有,越存钱就越穷,而越穷的人大多缺乏社会保障就必须越要存钱,这是一个怎样的悖论啊。

不将利率转正,就将促使大量普通居民借钱给一套昂贵的住房交首期,危机来临时,他们失去的可能不仅仅只是房子,也将失去生老病死的所有保障。

其四,要逆转房价上涨态势,就必须遏制通胀发展的势头。

通货膨胀是中国城市普通居民财富最大的杀手。这不是什么生活成本的提高,也不是物价上涨百分之几的问题,而是幸福感极尽散失,幸福指数下降,生活越来越无望的问题。在中国来说,这一轮通货膨胀的源头就是高房价,通胀势头遏制不住,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楼市避险。遏制通胀,降低市场对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预期,才有可能停止房价的上涨。

仅这四项,每一项都需要有重大的推进措施,有的甚至需要刮骨疗伤的英雄气概,要有壮士断臂的天地豪情,也要有鞠躬尽瘁的大仁大义,才有为老百姓解决居住问题的可能。不过,最好不要谈什么保障房,那些房子即使造好了,也没有多少能到真正的老百姓手上。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