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汇率战:中国的宽容与美国的霸道

火烧 2010-10-13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施压行为,指出其背后的政治动机与经济问题。强调中国在面对美国贸易制裁时的宽容态度,同时揭示美国贸易赤字与政策问题的深层原因。
美国众议院9月30日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后,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政客轮番表态,就人民币低估问题向中国发难,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局面已由美国“独唱”逐渐演变为多国组成的“大合唱”。 有分析指出,现在人民币低估的争论和汇率战争的硝烟四起,实则是美国政治上的需要。(10月12日《经济参考报》)

  从表面上看,美国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指责,是因为“低估的汇率”提升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现在要求人民币升值,才能有利于美国的出口。但是,任何的外部不均衡从根本上都是内部不均衡的体现,美国作为要求人民币快速升值的主力,其贸易赤字根本上还是该国国内储蓄率过低的结果。

  观察家们注意到,美国一些政客的霸道表现在,他们不愿承认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背后是美国政府长期奉行宽松财政货币政策、负债率过高、居民储蓄率偏低、信用透支以及美国对外设置高技术贸易壁垒等深层次问题。他们不仅不愿反省,反而要求通过压他国变动汇率为美国困境解套。

  美国某些政客明白,人民币升值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贸易逆差。不过,对他们而言,提高人民币汇率为他们带来的政治利益是可观的。现在国会对中国的态度强硬一些,下次选举中,他们就更容易从选民那里得到选票,就像中国在几年前宣布的那样,中国现在再次要求“不政治化人民币”。

  目前,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美国国会众议院435个席位将全部进行改选,参议院100个席位当中也有36个席位面临激烈角逐。由于美国经济的恢复步履蹒跚,选民对现状不满的情绪高涨,国会中执政的民主党议员中已有多位落选,奥巴马政府迫切需要转移公众视野,利用该法案给予公众一个政府有能力扭转经济颓势的信号。

  实际上,奥巴马当政一年多来,由于美国对中国产品频繁发起贸易制裁,中美贸易关系似乎越来越紧张。自钢管、轮胎的贸易摩擦之后,从2010年3月起,美国又将对中国的贸易战延伸至汇率战,这一切都是美国人为了改变中美贸易逆差的筹码。从“汇率操纵国”到贸易大战等,之前美国财政部暂缓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美国财政部一直声称人民币玩弄汇率,争论是否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

  美国频频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以及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折射出中国的宽容与大度。例如,美国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时,中方除了发表声明进行抗议外,一般都没有什么后续行动,有时美方对中国某项产品征收巨额报复性关税时,中国企业也很少上诉,或者不上拆,甚至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正是中国的这种宽容与大度,助长了美方对中国的强硬态度。

  分析人士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中西方在宗教与传统文化差异所致。西方文化本质上是基督教文化,是一种极端排他的文化。在当今我们这个世界可以说是基督教的胜利,几乎所有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习俗,好坏的标准都是源于基督教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很融合的儒家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度。例如有人家里死了人,甚至可以请僧道俗三家来一起做道场,办白事。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作家房龙写了一本书《宽容》,他认为,西方的历史就是宗教争斗的历史,西方文化似乎在学习一种叫宽容的东西,其实到现在根本也没有学会,不过是更会伪装,表现的更温和,一触及到底线,马上原形毕露,暴跳如雷。这一点在中美贸易和汇率等方面反应十分明显。

  在对待美国发起的汇率战,中国如果仍采取宽容的政策,对自己是很不利的。因此,对美国的所谓霸道,中国不应有任何畏惧。如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用不着对美国低三下四,在战术上也许我们有些被动,但在战略上我们却握着最高点。汇率战必然伴随着贸易战,时间拖得越久,对中国越有利,全球自由贸易被阻隔的结果,美国的损失肯定比中国大,因为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内在市场还有许多潜力可挖。

相关文章

  • 人民币或即将临来一场恶战
  • 卢麒元:人民币汇率趋势及基本应对策略
  • 安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宜缓不宜急
  • 何新先生与环球网荐文,到底谁为人民说话?
  • 黄卫东:从公开课中的“美金”谈起
  • 杨斌:美国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舆论战与金融战
  • 张庭宾:“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巨大陷阱
  • 何新:从“12连跌”看人民币汇率会贬值的原因
  • 2012年,通货紧缩先生拜访中国
  • 余永定: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
  • 韩德强:美国为何又拿汇率做文章?
  • 中美来到贸易战边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