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中美为什么要静悄悄沟通人民币汇率问题?

火烧 2010-05-2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8
中美静悄悄沟通人民币汇率问题,分析汇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探讨中美双方如何在不公开场合协调汇率争议,避免对GDP和金融系统造成冲击。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于5月24日-25日在北京举行。昨日,在外交部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重申,中国将坚定推进人民币汇改,外部压力只会延缓进程,并表示希望中美双方对汇率这类敏感问题能“静悄悄”地进行沟通。     
      
    “静悄悄”这个词用得实在太妙了,一语道破了中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的天机! 

    当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下子从2.5∶1左右跳跌到8.5∶1左右,人为将人民币大幅度低估,在促进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将我国的宝贵资源和人民的劳动果实以不到实际价值三成的廉价卖给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更不用说还有出口退税等形式的财政补贴;而在引进外资时,同样以完全扭曲的汇率结汇,并由此造成了中国财富的大量外流。面对这种扭曲程度惊人的汇率低估,那时的美国和欧日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却绝口不谈“人民币汇率低估”或“汇率操纵”问题,一直在“静悄悄”地干活。为什么?白送好处谁不要啊?!

    然而随着人民币的大量发行和信贷资金的无节制发放,在制造了举世瞩目的房地产泡沫和创造了成千上万个亿万级暴发户的同时,人民币汇率的低估程度已远没有当初那么大。然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和中国“汇率操纵”的喧嚣却不绝于耳。为何?这其中自有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产业工人因大量失业所引发内部矛盾形成的压力,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外国资本现在已拥有了天量人民币头寸,压迫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上升有利于这些资金结汇出逃,在获取套汇暴利的同时引发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加上反倾销等出口围堵政策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的大幅涨价,绞杀中国民族产业,然后等遍地鸡毛,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时再反手廉价收购,彻底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则有利于证券市场中的外资额外获取暴利和顺利撤离,并可进一步加大对中国金融系统的杀伤力。

    因此,尽管目前人民币汇率依然低估,但简单地、特别是一次性大幅提高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将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最要紧”的GDP。所以金融当局肯定不会那么听话,人家让升值就马上升。是以美国也会经常利用汇率问题作为大棒逼迫中国在其他问题上让步。

    这么说来人民币是不会如期升值的了?非也,关键是时机!这需要中美双方“静悄悄”地沟通。

    客观地说,正如中方反复强调的那样,人民币升值其实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不利的一面,会直接减少中国廉价产品的出口而影响到财富转移的速度和很大一部分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在还没有形成能全面取代这一财富转移途径的更有效的方法(如碳税、新能源技术专利费等)之前,人民币汇率低估对美国来说是一如既往的好事。所以即使人民币将来升值也肯定是暂时的、阶段性的,等达到上述结汇套利、引发危机的目的之后,人民币还需要大幅度贬值,这样才有利于外资通过进一步廉价收购彻底控制中国经济并继续履行其财富转移的功能。这也正是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如意算盘。至于这个阶段性目的和任务的实现和实施,并不是非要马上就成,而是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时才好开始进行。

    但这些细节是绝对不能张扬的,一定要通过“静悄悄”地沟通,以达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默契和互信。

    对此美方心知肚明。据外媒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中国事务高级协调员洛文杰周三在华盛顿表示,美国不会在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加压力。盖特纳还明确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面对各国记者提问,洛文杰则重复了美国的现有立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有利于中国经济,我们相信中国将作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   

    而此前,国内已有专家指出,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低估,汇率形成机制弹性化已成当务之急,且今年二季度是人民币汇率弹性化的最佳时间窗口。    

    所以,不宜大张旗鼓地打压,一切都要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才是上策。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未来几个月及数年内人民币汇率的走向!    

    洛文杰还告诉记者,美方此次在经济对话上的核心诉求有两点:其一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其二是修改新出台的自主创新政策,美方认为这不利于在华外企。    

  美国对中国“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赤裸裸的无理指责,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和对我民族利益的严重侵犯,其无耻和狂妄程度实在不亚于对台军售!但不知当局这次如何接招,是先“严重抗议”几声,还是直接进入“静悄悄”地沟通?一切要等结果出来才知道,总会有双方皆大欢喜的“妥善”处理结果。    

    其实,对台军售问题,又何尝不是通过“静悄悄”地沟通而打下基础的呢?    

    当初中美建交后第一次听到美国又向台湾出售武器,而中国抗议了几声后就不了了之了,我当时十分吃惊,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据米国前总统卡特披露,当年中美建交谈判时X就已默许建交后美国可以售台武器。本人坚持认为这种个人的私下承诺对此后中国历届政府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充其量只可作为继续妥协和投降的借口,说起来总算是有前因。    

    这恐怕也是中国外交和中美关系史上“静悄悄”沟通的开山之作和经典范例。至于当年的对越战争、停止支持第三世界革命和后来的600吨黄金运美,其中有没有类似的“静悄悄”沟通,目前尚未见具体细节披露,而有待于将来的精英揭示其间的“大智慧”了。    

    此后,这种“静悄悄”的沟通就成了中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的固定范式。只要涉及“敏感”问题,只要真相被老百姓知道了会骂娘,就一定要“静悄悄”地沟通。直到生米煮成熟饭了,才能披露。甚至“生米煮成熟饭了”也不能一下子全端上来,要挤牙膏,让大家慢慢地享用。    

    加入WTO前,中美都怎么谈的,中国作出了什么让步?转基因是什么时候引入的?中国最近刚公布大量进口美国转基因玉米,事先谁知道?中国每年所谓国家科研项目经费有多少流入了外资的腰包?得利者都是谁?至于边境划界、东海合作开发等谈判过程和细节似乎就更没有必要让你们知道了......    

    对一切“敏感”问题都要“静悄悄”地沟通!这是三十多年来中国外交和处理中美关系的至要秘籍!  

相关文章

  • 人民币或即将临来一场恶战
  • 卢麒元:人民币汇率趋势及基本应对策略
  • 安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宜缓不宜急
  • 何新先生与环球网荐文,到底谁为人民说话?
  • 黄卫东:从公开课中的“美金”谈起
  • 杨斌:美国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舆论战与金融战
  • 张庭宾:“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巨大陷阱
  • 何新:从“12连跌”看人民币汇率会贬值的原因
  • 2012年,通货紧缩先生拜访中国
  • 余永定: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
  • 韩德强:美国为何又拿汇率做文章?
  • 中美来到贸易战边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