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关于知青下乡的强制问题
有的人反复宣传说当年知青下乡是强迫去的,因此侵犯人权什么的。而我要承认的是,确实有一定的强制性,本贴子就要讲一讲这个强制性是怎样实行的。
是不是说,一个人不愿意下乡,于是让警察用枪押着去?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里所说的强制,相当于什么呢?打一个比方吧,假如洪水来了,有一个地区的群众需要疏散,这个疏散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仍然是劝说,动员,而不是说,谁敢不疏散,枪毙,没有这样的事情。
在文革后期的上山下乡,一个重要的战略目的,就是在准备核战争,而且,主要是准备同苏联打一场核战争。
要知道,准备核战争,是没有办法象苏联在卫国战争那样,保卫一个大城市的,只能够从城市离开,疏散到农村去。人口的疏散是减少核武器打击下伤亡的办法。疏散这个词,我这一辈子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是在毛主席发出动员上山下乡的时候。当时不仅知青要上山下乡,工厂和学校都要疏散到农村或者效区去。我所上的南昌二十一中学,就疏散到了江西共大总校,离南昌市二十多里路的地方。
那么,从学术上讲,难道认真准备核战争倒是错了,倒是曾经有一个文人在强国论坛和我讨论说当时根本没有核战争的危险了?但是没有,没有人跟我进行这方面的学术讨论。现在的人好象从来不进行严肃的学术讨论。
好,接着讲强制。而实际上,当时的所谓强制,还是动员你报名的,如果一个人就是不报名,那也完全可以不去的。此外,不报名也有几种情况,其中如果家里只有独生子女,则你即使报了名也不会被批准的,不批准你就去不成。而按政策应当去的人,也有办法,那就是装病,泡病号,就完全可以不去了。当时毛主席的指示里就有“除老弱病残”外的。
而这里的所谓强制,往往还是党团员带头报名。在文革结束后,党团员们怨言甚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人权受到侵犯,但其实也不是。
当一个人报名加入共青团员或者共产党员的时候,肯定不是被强迫的,而是他巴不得进入的,当时的入团入党提干,那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途径。但是在入团和入党的时候,都有一个宣誓。这个宣誓里,一定有类似这样的话,就是“我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惜献出生命”,因此,宣了这样的誓,就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党了。问题是,如果有人说“我不愿意把生命献给党”呢?那你就不申请入团入党好了。我那时候入团是入了,但是入党申请书,后来就不交了,因此到现在都不是党员,也没有什么嘛。实际上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多数也仍然不是党员。
那好啊,既然你是党员,你宣了誓,你下决心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共产党了,现在共产党来找你谈话,说是组织上决定你去新疆插队工作,那么一个死都不在乎了的人,又不是让你去炸敌人碉堡,不过就是去农村工作嘛,按照誓词应当服从党的召唤嘛。这就让这样的党员为难了,因为说起来,他是发过誓的,但是他入党,其实是看中了入党以后能够升官,能够往上爬的,最后不得不服从组织安排,那你怪谁?不是你自己宣誓的么?这里面有什么可批评的吗?我看没有。因为我不入党,没有受到过什么迫害啊!入党是很多人梦想的,追求的事情,而你不追求,不就得了嘛,谈何侵犯人权呢?
而其实,即使到了农村,也照样有多种办法回城,一种办法就是病退,因为身体不好,病了,因此回城。我姐姐是到江西进贤县插队的,她就是办了病退就回来了的,她是真的得了病,得的是肝炎。其实,泡病号这种办法在当时是很流行的,这个传统一直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高考入学的大学生毕业时,就有人在走廊里熬起中药来了。
那么,还是有不少人既不愿意泡病号,也不愿意下乡,却仍然不得不下乡,也就是说,不情愿地下了乡,为什么呢?不是明明有泡病号这条路吗?
这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家长,都有一个让自己子女出人头地的愿望,如果有大学考,则家长统统都让自己的子女考大学。而如果没有大学考呢?那么家长仍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入党提干,或者在乡下锻炼两年之后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因为,你表现进步,才能够入党提干,才能够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如果你表现不进步,泡病号,不想下乡,当然肯定就可以不去,但是那入党啊提干啊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啊,这些好事你就别想了。因此,这些人才虽然不情愿,但是想到自己的前程,就下乡了。
那么,改革开放以后,游戏规则变了,又可以通过高考来进入大学了,而且以后的干部统统都要文凭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纷纷让自己的子女去准备高考了,而那些下了乡的知青当然就要闹回城了,因为进步的路已经没有了嘛。
那么,如果说那种下乡是属于一种强迫,高考难道就不属于一种强迫吗?但是,你任何一个家长,任何一个中学生,选择不去高考,放弃高考,有谁会拦你吗?没有吧?会认为你犯法,下令把你抓起来吗?肯定也不会嘛。但是,所有的人仍然在这种高考制度下,纷纷去准备,去高考。
而实际上,当年的所谓强迫知青下乡,其实也就和现在的所有中学生都要参加高考一样的,如果把那叫强迫,那么高考也就可以叫强迫了。
顺便再说另一个流传很久的谣言,那就是知青下乡是因为城里面提供不了足够的工作。这是扯淡,因为,计划经济永远不可能有没有工作的事情,计划经济是可以人浮于事的嘛!
你说那个时候提供不了足够的工作?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深圳这儿。深圳这儿最近治安抓的很好,因此,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保安,甚至每一个麦当劳都有保安,每一个大商场有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保安,每一个银行的分店都有保安,而且是荷枪实弹的。象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有一个班的保安,然后再看街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那年青人每人提着根大棒子,背心上书写着“深圳巡防”。
当然,我支持这一点,我是支持把治安弄好的。我只不过要和我曾经经历过的毛泽东时代进行对比。
我在那个时候,在天津工作的时候,见到过的最大的官,是天津市虹桥区委书记,是他打电话找的我,是因为他的儿子曾经和我是战友。于是我就去了,那可是市级,或者说师级干部啊!但是区委的门口,就是一个看门老头,问我你干啥?我说区委书记找我,他就放我进去了,没有任何别的保安了,也没有警卫了。我所在的天津石油化纤厂工程指挥部,那个头儿,根本就没有保安。这个厂子的保卫,只是在春节等放假的时候,才让我们所有的工人轮流站岗看一下子。那个时候大街上也没有保安这种东西,所有单位都是门口一个看门老头,当然,大街上有许多老太太执勤,就是没有年青人执勤,保卫工作都是老头老太太来做,你们不认为这属于劳动力紧张吗?
如果说,当年毛泽东时代雇用象现在深圳这样多如牛毛的保安和巡防,还用得着发愁什么就业问题吗?
相关文章
- 深红格瓦拉:向张承志致敬,驳缪哲对知青系列油画的评论
- 毛泽东的“上山下乡”与我的逼子当兵
- 诧论“知青上山下乡”
-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思考
- 邋遢道人:城镇知青下乡真的是因为城镇就业机会不足吗?
- 二十一世纪中国知青的历史使命
- 云门禅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毛主席的子女也被迫害进牛棚
- “愤青”乃中国之希望
- 一段艰苦而光荣的历史华章--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分期及特点
- 纪念五四思【蹲苗】,谈知识青年下乡锻炼革命运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