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环球时报社论:抗美援朝战略勇气值得尊敬

火烧 2010-10-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强调中国战略勇气与决策的重要性,分析其对国家主权与国际地位的影响,体现中国在关键时刻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

 

环球社论:抗美援朝战略勇气值得尊敬  

2010102512:40  环球时报

   

  6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世界展示了勇敢的中国。我们永远缅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十多万将士,我们也对中国政府当时能做出如此大无畏的战略决策而怀有敬意。  

  毫无疑问,那是一场力量并不均衡的战争。新中国当时立足未稳,百废待兴,整个西方甚至不相信红色中国敢向朝鲜出兵。今天的少数中外学者也用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数据,试图证明新中国的第一次境外参战是“相当不值的”。但当时的西方猜错了,今天说“不值”的人,思想逻辑同样是混乱的。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它有可能在朝鲜战场上直接被击败,然后溃败情绪蔓延全国,导致政权一蹶不振。还有可能赢了战争,输了经济,中国社会因民不聊生而危机四起。所幸这些都没有发生,中国上下在那场战争中空前团结。不仅实现了保家卫国,中国经济那几年还出现高速增长。  

  那场战争虽使新中国付出巨大代价,但对新中国敌人的打击一点也不小。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那场战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与军威,鼓舞了中国社会,为以后中国的独立自主以及战胜各种困难积聚了民意,拓展了国际空间。  

  中国是个不惧强权的国家,它有一支敢打而且必胜的军队。这个形象从朝鲜战争以后就定格在新中国的身上。在当时“弱中国,强周边”的大环境下,世界的这种认识形成了对中国的保护层。以后的几十年里,中国为稳定边界多次与大国摩擦甚至作战,但美苏都对与中国战略摊牌有所忌惮。  

  抗美援朝战争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有时不得不付出代价,但付出的代价必须有助于它的战略成长。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开始,这场战争的成果将中国主权由虚变实,为它以后既独立于苏联集团,又独立于西方集团铺就了道路。  

  朝鲜战争尤其告诉今天的国人,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有战略勇气,有小国通常不具备的胆识。战争远矣,但道理并没有作废,中国仍须敢于在关键时刻出手,以西方想不到的方式或者量幅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我们越是希望对外相安无事,越要促成外界的这种预期。  

  这与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不矛盾。和平的国策不仅指不主动侵犯别人的利益,这只是和平的一半。中国还要不断增加外部侵犯中国利益的成本。谁都不能用切香肠的方式对付中国,他们得知道,这样切是会切到自己手的。  

  一些西方国家认为,当前的中国为发展经济可以做任何让步,中国应以实际行动纠正他们的误判。只要确实是为自卫而采取行动,即使西方舆论大造“中国强硬论”,效果也不会持久。历史证明,捍卫自己的利益即使做过点头,比做得不足,给中国带来的坏处通常会小一些。  

  今天中国面对的凶险,至少不会比1950年时更大。当时我们没翻船,今天更不会。

相关文章

  • 从“越过三八线”到“否定九段线”:中国当自强
  • 中国最牛战斗:我军零伤亡而美军却尸横遍野
  •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5周年
  • (旧文)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附文)
  • 李旭之在乌有之乡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乌有之乡: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
  • 1953年毛泽东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 原24军副军长张宏献口述:亲历抗美援朝
  • 冯钺:纪念抗美援朝,中国得学学美国
  • 王志刚:从毛泽东指挥朝鲜停战谈判中学习军事辩证法
  • 读原化工部部长秦仲达同志《我们永远不忘记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一书有感
  • 世界格局中的抗美援朝战争与现实的中美关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