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马克思主义评新版《红楼梦》

火烧 2010-10-28 00:00:00 文艺新生 1030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新版《红楼梦》的拍摄与文化内涵,指出其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与商业化倾向,强调《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代表的深远意义。
       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只出产挨拍砖的“专家”!
       那些书呆子因为沁受了《红楼梦》的“淫乐”,然后受不了曹公笔下把设计好的“淫乐之极”宛然转成悲切凄凉、大悟大悲的结局,于是乎大肆渲染《红楼梦》悲剧的色彩。他们天天研究《红楼梦》中的角色这个是怎么死的,那个又是怎么收场的。他们便把这些研究的“死结局”整理出来传给世人,以炫耀他们是“砖家”。结果,“砖家”出产的“狗皮膏药”被一个无知的、根本不懂《红楼梦》的商业导演捡到了,而且她还感觉捡到了宝贝似的。于是锣鼓齐鸣,以为自己可以拍得了《红楼梦》,并大肆渲染要按照原著来拍。结果,只要稍微被《红楼梦》中的文化沁润过的观众,在痛苦的观赏时便擤出一片嘘声,叫骂不停。
       或许我们的李导很想拍好这代表中华文化之极的《红楼梦》,但她也太不顾及观众的文化感受了,她也太小看观众的文化品尝力了。最后,砖家们又想尽办法给她的作品找优点,数来数去,也无外乎什么个性化、时代审美观,可笑的是把人类文明的进步也算在了她的头上——高清、电脑制作的太虚幻境。
     《红楼梦》从文化角度去看,它集汇中华文化之大成。《红楼梦》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真善美体现,是生命在封建体制下存在的美好方式(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叛逆)的描述,其次是深刻揭露生命与封建环境的矛盾,最后它在控诉封建体制,它试图从中国传统哲学(儒释道)中寻找到生命可以延续的方向。

        首先,红楼梦是生命在封建环境中存在的美好方式宏伟展示。宏观上,展示封建社会双向经济模式的繁华与富贵,金陵十二钗与大观园等等;在微观中,则是体现生命在这样的环境下活得如痴如醉,用曹公的思想概括为一个“淫”字。“红楼梦”第五回明确的写道:“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是以特引前来,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

        可惜李少红这钱奴连这第一关都过不了,粗鄙的读读文字,连入境品尝一番都做不到。倘若前面的“淫乐”不入味,后面的怎么会有“虎兕相逢大梦归”的感觉?整篇给人阴深之气,让人毛骨悚然,惊悚不已,连薛蟠式的现代人都会在酒桌上大骂:“我叼,金陵十二钗就那鸟样,还真不如今晚叫的陪酒妹可爱。”

        新版中至于《红楼梦》思想内涵的体现那就根本谈不上咯,以钱奴的阶级立场,她是发现不了生命与封建环境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微观方面,体味不出宝黛为爱情苦苦挣扎的感觉,更没得少女惜春时那悲壮的情怀。“葬花词”那一幕是古今中外人类(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惜春感春最高的艺术成就,所以贾宝玉也会因林黛玉葬花时深感触动而悍然流泪起来。最后还来一个恶心的发明,让林黛玉裸死在床上,难道那个钱奴就没有读到林黛玉感春时唱的“本自洁来还洁去”吗?

        林黛玉的死,是“红楼梦”中的生命对封建社会最深刻的控诉,她怎么能随便乱死呢?林黛玉绝对要洗掉封建社会残留在自己身上的污垢,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选择最干净的地方悄然离世!

         林黛玉天生傲质,而傲质是生命最有力量的体现,即要嘛就不活,选择干净的死去,要嘛就好好的活。这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力量,林黛玉死的结局是对生命力量进行最高歌颂,怎么会是一种可怜呢?钱奴为了震撼,拉了一堆臭屎,让林黛玉裸死床上,观众都说恶心,只有那帮“砖家”愿意爬上去闻一闻。

          生命与封建社会最深的矛盾是从林黛玉身上体现出来的。林黛玉处于封建社会,她不愿寄人篱下,而想获得人格独立。想要获得人格独立,只能参与社会劳动,用劳动价值养活自己。可是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这么落后,我们今天尚不能获得劳动自由,何况封建社会?林黛玉悲苦无依,又不愿寄人篱下,那就要自食其力,离开封建家庭。离开封建社会,行动上的结果只能是饿死,思想上的结果那就是自残而死,所以林黛玉必死无疑。这些宏观上的思想,好似钱奴根本没察觉。

        最后的结局那就更稀烂了,用了高鹗的蛇尾巴。《红楼梦》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书,由于历史局限,也无法写完。

       贾宝玉向来厌恨孔孟之道,恨透《中庸》的经济思想,林黛玉死后,贾宝玉绝不会选择儒家的归宿。释家讲因果,林黛玉虽然死了,可林黛玉没有背叛过生命,更没有背叛过贾宝玉,贾宝玉找不到理由把林黛玉从心里删除掉,贾宝玉怎么遁入空门?他总不会一边敲着木鱼,一边嘴里却念着林妹妹吧?倘若这样,如来佛主肯定不干,不会收他入门。

       至于道家,无论是老聃大彻大悟的《道德经》,还是老庄的悲极而乐,那都是一种主观围绕着客观的自然运动,而不是被动的诡受,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大观园顷刻之间倒塌,林妹妹突然离奇猝死,贾宝玉刚从一个温柔富贵乡坠入人间炼狱,他总要痛苦的挣扎几番吧?难道他突然间疯掉,学起老庄敲一口破锅,嘴里唱道“林妹妹你死得这么惨,你好幸福啊!”他更不会学周杰伦扮一副无奈的鬼脸,在大街上舞着双截棍,吼着:“哼哼哈嘿!”   这样的结局,《红楼梦》不就完全变味了吗? 如果让贾宝玉弹唱一曲《笑红尘》,在那么痛苦的心境下,他哪来的雅兴,他怎么笑得出来?

       即使大观园在封建社会下逃脱不了凋零、败落的命运,可是林黛玉与贾宝玉始终没有背叛过自己的生命。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的化身,看见芳草枯萎动了怜意,他感怜生命的美好,于是用甘露浇灌使其复活。林黛玉虽然死掉了,可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曹公处于封建社会,只接触过儒、释、道三家的法力,然而他没有识破生命的天机,这是曹公没能写完《红楼梦》的重要原因。林黛玉未曾背叛过贾宝玉,儒、释、道三家的法力是无法化解生命的力量的,也无法让神瑛侍者归位,顽石纵然感历了世间沧桑,但他刻下的文字是生命力量的见证,难道它真的会背叛生命随着赖头和尚和空空道人回到青埂峰吗?《红楼梦》的结局真的是悲剧吗?

         曹公死后,中华大地传来了两种主义,一是资本主义,二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只能让“大观园”蜕变成今日的“天上人间”,成为臭烘烘的“皮肤淫烂”的“淫窝”,只有共产主义能够改造大观园,让其复活,充满生命的力量。

       李少红是钱奴,钱奴是已经背叛生命的社会产物,根本不懂得生命的力量,她怎么可能拍得好《红楼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