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到户能够使中国工业现代化吗?--一个资深工程师眼中的改革开放
据说,小岗村吹起了分田到户的号角,于是,中国人就吃饱了饭。对于这个说法,国际战士网友是存疑的,因为他很详细地给出了统计数据,所以我也就存疑了。
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叫《大工业消失后,兰州的尴尬》,阅后,心有戚戚。兰州我去过,但来去匆匆,没有留意。在02年,因为购买一个设备,去了一趟太原,看到的情况和文中所说的兰州的情况一样,走进一个大厂,里面就分成了很多作坊。我们去的厂,也就租了半个车间。车间的另一半,租给了另外一个厂,旁边的车间,又是一个厂。
这个事情我们市也有。有一次,去找个人办事,就来到了机床厂,机床厂虽然还没有倒闭,但也把大部分车间租了出去。我要找的人,他的厂就租了一个车间。而旁边的车间,又是租给了另一家工厂。
虽然兰州的大厂消失了,太原的大厂消失了,但城市还是高楼林立,路上也塞满了名车,我们这个小城市也一样。
国企的改革,先是简政放权,搞承包,到后来的MBO,也就是把工厂分田到户,给了领导了。专家们说,产权明晰了,积极性就提高了,生产就上去了,这就是抓产权,促生产。
抓产权,能不能促生产,我是不知道的。但把大工厂分成小作坊,能够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却完全是胡说八道,不是傻子就是别有用心。理论上很多人论证过,我也高明不到那里去。但是,简单的用归纳法把世界各国看一遍就知道了,小作坊永远是小作坊,不可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不可能强国。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就是有一大批大垄断集团在后面撑着,而菲律宾、巴西等国家,小作坊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让菲律宾女人出去给先进生产力代表做丫环,或者象巴西一样,死了个赛车手,就全国都嚎了。
小作坊有什么成果?什么日本横河、美国罗斯蒙物、德国西门子等自动化产品,一般人不会很了解,但是洗发水、卫生巾之类的日用品,小作坊也是干不过大工厂的。看一下超市货架上的洋货就知道了。
可耻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竟然还在鼓吹什么鸟《反垄断法》!在市场经济中,有且仅有垄断寡头是真正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什么?美国人也反垄断,那当然了!美国的经济早就由垄断集团反持了,当然要反垄断,而且人家更重要的是反外国的垄断。中国现在有垄断寡头吗?没有,那反个屁!
相关文章
- 实用主义侵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 败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失败
- 当代农村为何众口一致谴责“包产到户”
- 兴修水利须重视大寨经验
- 究竟怎么看人民公社的解体?
- 亲历者说:联产承包是怎样变成分田单干的?
- 为什么当代日本农民很不“农民”?中国人必定“农民”吗?
- 小岗神话的迷思
- 分田到户弊端:夏粮有望好收成,为啥农民上路抢车?
- 和一个小老板的对话
- 历史要求如实告诉给后代:"是什么让中国人吃饱了?"
- 胡靖:“大包干”30年,“未富先饿”恐呈蔓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