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电视剧《毛岸英》的启示——在责任中成长

火烧 2011-01-19 00:00:00 文艺新生 1030
电视剧《毛岸英》展现责任中成长的力量,强调理想主义、学习精神与家庭社会的责任感。通过毛岸英的苦难经历,启发我们如何在责任中成长,激发学习动力与担当意识。

近期看电视剧《毛岸英》,从少年毛岸英的苦难经历中明白,人,应该在责任中成长。

毛岸英很懂事,既能吃苦,又会化解矛盾,还会照顾弟弟。他的生活能力,是在流浪生涯中对弟弟的照顾中培养起来的,是在完成妈妈“照顾好弟弟”的嘱托中培养起来的。

同时,毛岸英身上一直有种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无论是在流浪岁月里,还是在存有很多争议的土改斗争中。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就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让穷苦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就是爸爸告诉他的穷苦人要团结起来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房子”的理想。怀着这样的理想,即使是在饿得得胃病的人间少有的艰难时光中,他还能把卖报纸、卖破烂、拉三轮儿、捡烟头挣来的钱,买本字典来学习。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就有了力量:有了毛岸英的这种学习精神,我还能多看多少书呀!而毛岸英身上的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和学习的热情,就是源于一种责任感,一种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的责任感。他的这种责任感来自于父亲毛泽东、母亲杨开慧对他的言传身教。就像少年周恩来说过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要想有责任感,就得被赋予责任。大概,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希望自己有价值,都愿意承担责任。但是,很多父母,由于不信任孩子,由于心疼孩子,就把本该由孩子承担的责任自己扛了起来,使得孩子无忧无虑、无所寄托、甚至无事生非。待某日发现端倪了,就又责怪孩子缺乏责任感。岂不想,剥夺孩子责任的,是父母;责怪孩子责任感缺失的,也是父母。横竖都是孩子没理,家长有理。在父母面前,孩子永远是弱势群体,永远没有发言权。

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孩子才会有孝顺父母、勇于拼搏的努力;培养孩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孩子才会产生匡正时弊、济世救民的抱负。

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纨绔子弟少伟男。

给孩子一些责任,会使他的腰杆更硬朗,头脑更聪明,人生更丰富,才华更彰显,生命更有意义。

因此,家庭经济的困难,国家的黑暗,都是可以适当地告诉孩子的,也许,那正是他们努力的动力。

相关文章

  • 毛岸英牺牲65周年:牺牲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 司马南:我们怎么办?
  • 徐亮:共和国英雄们的子女:毛岸英一个代表就够了
  • 国家大剧院《毛泽东与他的长子》首演成功 许多观众泪雨滂沱
  • 纪念毛岸英牺牲61周年——2010年《毛岸英》剧组与乌有之乡网友及清华学子交流会
  • 电视剧《毛岸英》带给我们的启示 ——给心灵以崇高的陶冶
  • 韩毓海:毛岸英的一生,是吃苦的一生
  • 侮辱贬低毛泽东的实质是为了推翻中共和颠覆国家红色政权(旧文)
  • 心灵的呼唤  ——看《毛岸英》有感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我得到了活菩萨的奖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