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毛泽东为什么要送子上前线
长期以来,在谈及毛泽东送子上前线的问题上,有一种非常荒谬的观点:毛泽东送子参军是为了“镀金”,是为制造“毛二世”积累资本。笔者曾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这样写到:“真的很感激那个美国飞行员,要不是他那一颗炸弹,中国现在就是朝鲜那个鸟样。”
真是奇怪的逻辑!朝鲜政权父传子交接,中国的毛泽东就一定要也要父传子交接,这种逻辑一经右派精英“用心”论证,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就都成了罪恶!真是“绝顶聪明”!
这种逻辑的出发点是把毛泽东看成封建帝王,根据皇帝立嫡立长的传统,大胆臆测毛岸英一定会成为皇太子。我说凡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一点都不懂帝王心术。翻开史书看看,中国古代帝王为了政权顺利交接,什么残忍凶暴的事都会干,但唯独有一件事是绝对不会干的:那就是绝对不会让真正的接班人离开自已身边。在这方面是有血的教训的,当年秦始皇正是因为把长子扶苏赶到蒙恬军中才被二子胡亥篡位,隋文帝杨坚也因为把长子杨勇赶出宫才被二子杨广谋杀。毛泽东是熟读中国历史的,这些基本常识他不会不知道,他要真把毛岸英当作接班人,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再说,朝鲜那边还有个手握兵权的彭大将军,就算他不怕接班人出意外,难道不怕统兵大将来个“挟太子令诸侯”?这些事情,任何一个封建帝王都不会做,毛泽东之所义无返顾地做了,证明他不是封建帝王,更没有把自已的儿子当成皇太子。
其实毛泽东为什么要送子上前线,李银桥老先生在《卫士长谈毛泽东》里交待的很清楚:在毛岸英牺牲很久以后,毛主席痛定思痛,毅然决然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据说朝鲜战争后,国内恐美惧美的情绪一扫而光,中国人民又一次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杆。可又有谁能体会,决策出兵朝鲜前,为了克服普遍的恐美情绪,毛主席付出多大辛劳,当时不是连那个百战百胜、横扫全国的林总都在打退堂鼓吗!气是需要鼓的,可鼓气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率先垂范,他老人家不幸又付出了一个亲人的代价,而且是个非常有前途的年青人。
真是丧尽天良啊!不去骂贪官污吏,却去骂冲上前线的毛岸英。更奇怪的是,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大大方方地将政权交给蒋经国,甚至还准备搞蒋三世,却不见右派分子有一言半语的指责,难道那里不是父传子家天下吗?看来右派们并非不明白,判断人才的标准不是看他是谁的儿子,而是看他个人才能,之所以出现“拥蒋反毛”“拥资反社”的奇谈怪论,完全是自已的阶级立场在做怪。受了点委屈就想往蒋介石的怀里扎,难道蒋介石的怀抱就那么温暖?忘了李公朴、闻一多是怎么死的了,忘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恐怖氛围了吗?毛主席有句话是气话,却道出了真理:“右派分子如不改弦更张,到什么时候都要挨整。”
相关文章
- 毛岸英牺牲65周年:牺牲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 司马南:我们怎么办?
- 徐亮:共和国英雄们的子女:毛岸英一个代表就够了
- 国家大剧院《毛泽东与他的长子》首演成功 许多观众泪雨滂沱
- 纪念毛岸英牺牲61周年——2010年《毛岸英》剧组与乌有之乡网友及清华学子交流会
- 电视剧《毛岸英》带给我们的启示 ——给心灵以崇高的陶冶
- 韩毓海:毛岸英的一生,是吃苦的一生
- 侮辱贬低毛泽东的实质是为了推翻中共和颠覆国家红色政权(旧文)
- 心灵的呼唤 ——看《毛岸英》有感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我得到了活菩萨的奖赏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