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耻的外交失败:我们的敌人遍天下
可耻的外交失败:我们的敌人遍天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e3ll.html

                                                                        
 
 
 
而印度媒体却弹冠相庆,《印度快报》16日发表文章称,“尽管中国反对,但印度仍然赢得了重大外交胜利,亚行会议上所有其他成员都支持通过向印度贷款29亿美元的决议。”
今年3月,当时印度向亚行提交29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其包括了向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提供6000万美元贷款用于洪水治理和卫生项目。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在亚行理事会会议讨论该贷款计划之前,中国利用相应权力迫使亚行推迟批准这项计划书。
然而,事实是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的。据《印度时报》透露,印度高层召开会议做出决定,向亚行做出了措辞严厉的回复:坚决拒绝修改计划书,如果亚行坚持,印度宁可撤销申请,还将“重新考虑”与亚行的关系。
《印度时报》称,印高层做了大量的外交努力。在亚行开会前一周,印财长莫克吉、外长克里希南共同商定,向亚行其他66个成员发送“意见说明书”,其中重点做了在亚行表决权比重最大的美国、日本及韩国的工作。印度甚至连巴基斯坦也不放过:印巴两国关系正值回暖之机,巴也在向亚行申请贷款,据称印度威胁,如果巴支持中国,印将在亚行阻挠巴贷款申请。结果,印度在表决会上大获全胜,包括巴基斯坦都站在了印度一边。
印度媒体毫不讳言:美国的态度是决定性的。日本、韩国紧跟美国,当亚行第一、第二和第四大出资国意见一致时,第三大出资国中国也难以逆转形势。
印度欢庆“外交胜利”,证明了中国外交的失败。印度媒体欢庆“多年不遇”的“外交胜利”,证明了中国外交三十年一遇的空前失败。
 
 
 
 
为什么中国作为亚行的主要出资人(中国是亚行的第三大股东国)和在亚行执行董事会享有较大决策权的一方,反而会输给一直是亚行最主要的受援国印度?无论是硬实力(综合国力,主要是武力)、软实力(经济实力,咱们不差钱!)、还是巧实力(智慧),咱们哪方面服印度?但是在此次的中印外交对决中,什么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统统见了鬼。
印度向亚行做出了措辞严厉的回复:坚决拒绝修改计划书,如果亚行坚持,印度宁可撤销申请,还将“重新考虑”与亚行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不敢象印度一样强硬?
在亚行开会前一周,印高层做了大量的外交努力,其中重点做了在亚行表决权比重最大的美国、日本及韩国的工作。中国的外交官们是否象印度高层一样弯下身来做了大量的外交努力?是做不下来还是被美日韩印联手给做了?
要命的是被中国人视为“巴铁”的巴基斯坦都站在了印度一边。(巴基斯坦会抛开中国吗?)
想想越南、看看朝鲜,再思思“巴铁”......咱们怎么老是“得道寡助”?
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老是怀念毛泽东时代扬眉吐气的的强国外交?
为什么中国外交总是“每逢强烈抗议日”“便是韬光养晦时?”
有网友说“藏南你没本事要,人家印度发展它,你还反对脸红不?藏南的藏胞什么感觉?发展当地经济造福民众有什么理由反对?你说是你的土地就要关心它爱护它,一切有利当地民生的就要支持。你现在做法就是不要当地藏胞过上好日子。心眼已太小了吧?”这是恨铁不成钢的反讽。
有网友说“根据世界各国解决边境争议的惯例和经验,还没有一个国家会把实际占领并且通过移民成为事实上的国土会拱手还给人家的先例。中印在东部边境线有争议的九万平方公里土地只有两种解决办法,要么中国放弃这块土地与印度签订边境划界条约,万事全休;要么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谁强谁就占有这块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无奈的呐喊。
有网友说“中国又跟它来个强烈抗议和不满不就完了?”网友就这样锻炼成了外交家。
有网友建议改外交部为“强烈抗议部”,或者干脆改为“慰安部”。
我输入“强烈抗议”,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940,000篇,用时0.054秒。
 
 
 
 
三十年韬光养晦的“交朋友外交”,我们到底是朋友遍天下,还是敌人遍天下?
这真是: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伟大的战略、外交、改革家“狗肉将军张宗昌遗训)
 
 
相关文章
- 钱昌明:“崇洋媚外”思想从何而来?——漫谈近代中国社会“团团转”怪相
- 南海问题,岂容以小欺大——兼与吴建民商榷
- 有霸权存在,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评吴建民和平崛起论
- 南海争端,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危机感---评吴建民“克制是种自信”
- 司马南:李鸿章外交能力,不逊于吴建民
- 高调宣传自己是“韬光养晦”这还能是真的吗?
- 老骥:怎样当好外交官?—谨以此文献给建国61周年
- 与吴建民前院长讨论“抵制日货”
- 谁是我们中国最大敌人?“韬光养晦100年”的汉奸吴建民!
- 安内动向:吴建民们说的 “不是人话”
- 劝君莫当“精英贱民”--吴建民之流的大致特征
- 带核把子的男人入不了美国的后宫--吴建民韬光养晦纯属自欺欺人之举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