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刘备,玩什么韬光养晦?
不是刘备,玩什么韬光养晦?
宋公明
韬光养晦,说得好听,是一种策略;说得不好听,就是阴谋。是在实力不济时,收敛锋芒,低调行事,以避免引起强敌的注意而引祸上身。
中国历史上,使用这一策略的事例多不胜数。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在对吴国作战失败后,表面上装着臣服于吴王之下,长期低调行事,不惜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咸鱼翻身,一举消灭了强大的吴国。
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刘邦长期处弱势,也就尽量避免与项羽正面交锋,虽先入咸阳而不称王,在项羽面前装孙子,鸿门宴上逃过一劫,最后终于把项羽消灭于垓下。
三国时的刘备,也曾寄身于曹操门下。虽野心勃勃,但无奈时运不济,故不敢有丝毫张扬。曹操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唯有你刘备和我曹操二人,把个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在地上了。后来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把曹操八十三万人马杀得大败。可怜曹操在华容道苦苦哀求,才从关羽手中逃得一命。
历史上想要玩弄韬光养晦阴谋的人很多,但是并非都能成功。吴三桂投清后当了平西王,雄据云南,成为清廷一大心病。吴三挂虽然把儿子吴应雄放在清廷做人质,但是双方还是互不信任。在地方割据和中央政权的搏弈中,最终还是清廷获胜。
最可笑的是汪精卫式的汉奸,美其名曰“曲线救国”,实际上是卖国求荣。根子都断了,在敌人的翼卵之下讨生活,还韬什么光,养什么晦呢?
所以韬光养晦是有条件的,一是因为自己处于弱势或是战败,但是至少还有口气,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二是敌人允许你存在,或是因为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或是因为对立面太多,一时顾不过来;或是因为利益牵制,投鼠忌器;或是因为人心向背,一时不好下手,等等。
策略的选择,要审时度势,并非凡是处于弱势时都可以用韬晦之术。如果敌方有多个对手,只能柿子捡软的捏时,那就要示强。对古巴,委瑞内拉,伊朗,朝鲜等多个对手,先向谁下手?因为朝鲜敢于示强,纸老虎就缩回去了。那么纸老虎会不会先打出头鸟呢?当然也有可能,这就要看判断和胆识了。
韬晦之术总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对方是敌人,又比自己强大,那么韬晦之术就是选项之一。选择韬晦之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吃掉对方。所以只有对方是战略敌人时才会采用。如果对方是战略伙伴,就没有必要使用了。
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国家割据,互相竟争,霸权主义,欺人太甚。值此风云际会,群雄并起之时,为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维护本国统治集团的切身利益,各国政治家外交家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明枪暗箭,斗智斗勇,好戏迭出,精彩纷呈。而以毛泽东、周恩来所导演外交风云最为波澜壮阔,壮丽辉煌。
当是时也,国之初立,帝国主义列强欲将新生的共和国扼死在摇篮之中。朝鲜一战,一洗中华百年受欺之耻,东亚病夫摇身一变成为东方巨人。1954年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新中国首次亮相国际舞台,语惊四座,满堂喝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万隆精神,一举奠定新的国际关系准则,至今仍是霸权主义不可渝越的障碍。1971年,毛泽东发起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地球,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世界新的格局形成,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各国元首政要以能到北京见毛泽东为荣。
毛泽东和周恩来开创的中国的外交事业,是泱泱大国的外交,是堂堂正正的外交,是有理有节的外交,是进退自如的外交,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的外交,是光明正大的外交,是聪明智慧的外交,是诚实信用的外交,是光辉胜利的外交。中国,既不畏强权霸权,又不欺小凌弱,是正义之国,仁义之国,诚信之国,光明之国,礼仪之国,文明之国。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曾亲自作词作曲发自内心地歌颂中国:你是一个大国,从不自私傲漫,待人谦虚有礼。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让当时所有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相形见拙。也把历史上的所有的文韬武略远远抛在了后面,达到人类智慧和胆略的新高峰,并永远载入史册。
所谓韬晦之术,是封建时代政治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策略。属于阴谋诡计,本质上是投机和冒险,一旦被识破,就前功尽弃。当今世界,人类早已进入信息时代,已经没有玩弄这种把戏的客观条件。你要韬光养晦,是针对何人?目的是什么?当然是针对强于自己的对手,目的是为了将来战而胜之。向对手说我要韬光养晦了,准备以后吃掉你。天下有这样的傻瓜吗?韬光养晦,就是把对方当敌人。既把对方当敌人,又要当缩头乌龟装孙子,这不是典型的机会主义投机冒险吗?即使要玩这个把戏,也得放在心里,哪有公开嚷嚷的?还自以为聪明不得了,我会玩韬光养晦,还一百年不变,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外交,国之大事也,智慧谋略胆识气度不可或缺,岂可儿戏?刘备是一世枭雄,所以才敢对曹操玩韬晦。当今世界,早已不是韬晦的时代。战略伙伴关系,讲求公开诚信。既不能与时俱进,又没有智慧胆识,你玩什么韬晦?进退失距,左右为难,被人家戏弄于股掌之上,还讲什么亮剑精神,岂不成了天下笑柄?
2009-6-4
相关文章
- 钱昌明:“崇洋媚外”思想从何而来?——漫谈近代中国社会“团团转”怪相
- 南海问题,岂容以小欺大——兼与吴建民商榷
- 有霸权存在,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评吴建民和平崛起论
- 南海争端,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危机感---评吴建民“克制是种自信”
- 司马南:李鸿章外交能力,不逊于吴建民
- 高调宣传自己是“韬光养晦”这还能是真的吗?
- 老骥:怎样当好外交官?—谨以此文献给建国61周年
- 与吴建民前院长讨论“抵制日货”
- 谁是我们中国最大敌人?“韬光养晦100年”的汉奸吴建民!
- 安内动向:吴建民们说的 “不是人话”
- 劝君莫当“精英贱民”--吴建民之流的大致特征
- 带核把子的男人入不了美国的后宫--吴建民韬光养晦纯属自欺欺人之举
相关文章
- 春秋晋国在现在的哪里 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赵景子”简介,赵景子的儿子是谁?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郤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
- 晋国封地 晋国之所以能力压齐楚秦三大强国长期称霸,离不开这七个关键因素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上有几次“晋楚”争雄?为什么晋国和楚国总能在一起?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后晋灭亡时画面有多荒诞?十万大军不战而降,皇帝率家人当农民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春秋时期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桓叔的生平事迹简介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上的晋国有多强大?它不垮秦国都没有机会
- 春秋晋国在现在的哪里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屠岸贾简介,屠岸贾不杀程婴的原因是什么
- 春秋晋国怎么灭亡的 晋国第三十任国君:晋厉公简介,晋厉公是怎么死的?
- 谁是我们中国最大敌人?“韬光养晦100年”的汉奸吴建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