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管一百年其实还不够,至少应该管一万年
文章强调韬光养晦应持续更久,反对恐美心态和机会主义,主张中国低调发展,避免称霸,坚持和平崛起,不以小欺大,保持不怒自威的气质。
韬光养晦管一百年其实还不够,至少应该管一万年
韬光养晦本来的意思是说掩盖光芒把自己放在不显眼的位置上。通俗地说就是做人要低调。但现在大家都把韬光养晦看成是自卑闷骚之类的意思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不是韬光养晦这个成语的错误,而是那些嘴上挂着韬光养晦,但实际上却又没有理解抓住韬光养晦实质的人的差劲行事,因此造成了大家的误解。
对于新中国,毛泽东等老一辈政治家要就定了调子,那就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就是说,中国是以主动防御为基本方针的。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制生产出两弹一星等工业产品,那不是为了称霸用的,而是为了使敌人不敢来进犯用的。如果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敌人胆敢侵犯中国,那中国是要有能力给以反击的。
不管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了,中国仍然不能学美国那样在全世界耀武扬威称王称霸,而是一如既往地低调行事。现在中央也定了和谐理念的调子,当然就不该摆出一副咄咄逼人那样的架势了,而是要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才是。
现在有一些嘴上也挂着韬光养晦的人,其实是患有恐美症。这些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就是,美国现在是老大,我现在要忍气吞声,偷偷摸摸埋头干活,过个100年,等我超过美国了,我就甩掉韬光养晦的帽子,学美国充老大。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机会主义表现,是很不健康的。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要说100年,就是给他n个100年,他也成不了大气的。
最后顺便给老吴也提个建议,年纪也不小了,该知天命了吧,何必还那么热衷于红尘中的事呢,低调一些嘛,韬光养晦一些嘛,真要闲得慌的话,埋头写些回忆录就算了,当今世界的事情就交给那些年轻人去处理好了。
至于说一万年之后呢?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对于现世的人来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相关文章
- 钱昌明:“崇洋媚外”思想从何而来?——漫谈近代中国社会“团团转”怪相
- 南海问题,岂容以小欺大——兼与吴建民商榷
- 有霸权存在,中国能和平崛起吗?--评吴建民和平崛起论
- 南海争端,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危机感---评吴建民“克制是种自信”
- 司马南:李鸿章外交能力,不逊于吴建民
- 高调宣传自己是“韬光养晦”这还能是真的吗?
- 老骥:怎样当好外交官?—谨以此文献给建国61周年
- 与吴建民前院长讨论“抵制日货”
- 谁是我们中国最大敌人?“韬光养晦100年”的汉奸吴建民!
- 安内动向:吴建民们说的 “不是人话”
- 劝君莫当“精英贱民”--吴建民之流的大致特征
- 带核把子的男人入不了美国的后宫--吴建民韬光养晦纯属自欺欺人之举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