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袁腾飞抄袭事件:《百家讲坛》当查验百家以及提高资格审查标准
文章探讨袁腾飞抄袭事件,批评其将小说内容当作历史知识传播,质疑《百家讲坛》审核机制,呼吁提高内容真实性与质量监管,强调知识传播的责任与文化内容的规范。
伤人有两种伤法:一是打得对方满地找牙,遍体鳞伤都被写进病例卡;二是出口伤人,冷眼相待,周身不见伤痕但心痛无以自拔。抄袭也有两种抄法:传统些的依然操持着手工业,或一笔一画照葫芦画瓢,或百度复制粘贴,为的是付梓成铅领稿费;“后现代”些的抄法是动口不动手,听起来温良敦厚,其实图的是省时省力,不必字斟句酌,通晓大概便可以滔滔不绝,反正“演讲”一词中包含“演”的成分,一旦登台,便是声名远播。
这种“后现代”的抄法,到了《百家讲坛》的袁腾飞这里,简直有将戏说“弄假成真”的“鬼斧神工”。
读历史小说的人向来都知道,读到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白时便要打起“防备之心”,写小说的现代人不可能对此进行客观描述,因此,读者万不可当真。然而,登上《百家讲坛》的袁腾飞却当真了,把别人小说里的描写当作知识“普及”给了广大求贤若渴的观众。窗户纸一旦捅开,势必激起“民愤”――也是,大家又不是不识字,你到电视机里去给大家念书干嘛呢?我要知识,你却逗我玩。
作为“逗你玩”的主办方,央视《百家讲坛》也难逃干系。所谓“我独赏专精”,就算是卖知识,也得提高质量,严防“浑水摸鱼”。但是,这么大一台节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居然对袁腾飞的“小说家言”不审不察。《百家讲坛》与袁腾飞的关系好比是警方宣传片里的行骗之人与被骗之人,一个人道德不善妄图行骗,你固然无法扼杀他的坏心眼,但受不受他骗的决定权在你,防不胜防也得防,于《百家讲坛》的质量而言,过滤总比不设防强。
相关文章
- 东方必胜:评袁腾飞现象
- 侮辱贬低毛泽东的实质是为了推翻中共和颠覆国家红色政权(旧文)
- 这叫什么文化?——从袁腾飞的作品《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问世说起
- 《看历史》杂志唐建光假借任弼时造谣丑化八路军
- 鹤龄:《韩国一男子“因言获罪”》读后之浮想
- 评“重新评毛”的反革命本质
- 鹤龄:笑谈《时代周报》和它的尿裤子英雄袁腾飞
- 《时代周报》的一群“猪”评出了袁腾飞一个“猪英雄”
- 《时代周报》与北京的《东方红》新年音乐会争雄及其它
- 《时代周报》评袁腾飞为年度人物--吹响了颜色革命的集结号
- 存心美化英国侵略--八评袁腾飞《历史是什么玩意儿》
- 民主国家印度竟逮捕印度“袁腾飞”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