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替张维迎抱不平
《南方周末》替张维迎抱不平
作者:安庆仁
越来越爱《南方周末》,它能把历史翻过来——曲解。不久前袁伟时炮制了一篇文章《笑声泪影中的苦难和智慧》,毫无新意,无非新瓶装旧酒,通篇病态的呓语,足见其老年综合症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言不及义又颠三倒四的老昏聩,竟成了《南方周末》的袁屎天尊,大咀其味,大异屎彩,端的是臭味相投。难怪它自命其名《南方周末》,果然有“周末”胡诌八咧的本事。
袁伟时的东西,稍有历史常识或逻辑常识的人,就不难看出其中的破绽。
一是和他以前的文章自相矛盾。袁伟时说:“中国有官方修史的传统。但是,经过意识形态过滤的“正史”,干瘪、歪曲,俯拾皆是;鲜活和真实的历史往往要到野史中去淘拣。”而据《冰点》所记,袁伟时在为袁世凯翻案的时候,引用的证据都是选自正史。岂不让人迷惑,正史一无是处,干嘛还要相信呢,何不用野史歪传给袁大总统整容?
二是人云亦云。“抗日战争期间担任经济部农本局重庆办事处副主任(管辖四川)的周有光先生说:打仗最怕后方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我们借用美国的办法,通过金融,帮助地主、农民维持农业生产。所以,抗战八年,后方没有粮荒,没有棉花荒,可以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当说还是成功的。”要是如他这般人云亦云,不妨我也人云亦云一把:有一次李敖大骂蒋介石不关心人民死活,抗战时国统区饿殍遍野,仅河南国统区一处就饿死人民300多万人。
从李敖这个人的品性上看,这应该是来自野史,包括我也是选自野史,但袁伟时偏偏此时又不相信野史了。你说他这个人是不是有点袁屎天尊的意味:老子天下第一,横竖都是自己的对。据说袁伟时这个人哲学讲得还不错,到底讲的是辩证法呢,还是诡辩论?认识了他的野史观,也就茅塞顿开。
不过这袁屎天尊倒蛮风趣,自知历史不及格,文章一开头便开宗明义,我的“学问有一半是在闲聊中得来的”。意思似乎是,愿意信你就信,不信就当个屁放了。
但袁伟时可以这样治学却不代表《南方周末》也可以用这种态度治报,虽然报名中有“周末”字样,毕竟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份严肃的报纸。倘或想开八卦,就算不改报名,起码也该效袁伟时而法之,去报名右边写上:“新闻有一半是闲聊中得来的”。
最近几年,市民社会对《南方周末》颇多非议,项以“为民请命”为宗旨的《南方周末》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为民请命反遭人民非议,缘何至此?难道仅仅用一句“市民社会不够理解”就能解释的通吗?其中就没有一点来自本身的因素?有外媒说,《南方周末》的总编、编辑、记者个个富得流油,从《南方周末》一贯倡导官员财产应公开透明的角度看,其个人财产似也该向社会有个交代。否则如何证明它的新闻取向不是在为特殊阶层代言呢?包括它本身的可信度又有几何?
11月29日,《南方周末》又出来开涮,此次不是替袁伟时伸张“正义”,而是替张维迎大抱不平。该文让《南周》煞费苦心,没有直接登载张维迎的文章,而是以采访的形式给张维迎昭雪申冤,两方面一问一答,配合得天衣无缝。张维迎说:“谣言是杀人的,我告诉你,如果我自己稍有闪失,如果我做的哪怕有一点的事情是有问题的,我早被杀了。”《南周》记者说:“有人说,学术争斗各处都有,但像光华这般斯文扫地确实罕见。”说实话,这个记者的接茬委实水平太差,说别人斯文扫地,难道张维迎的斯文就不扫地了吗,两个女人打架,倘有其中一个不是泼妇,这架也打不起来。显然,张维迎也不是什么良善人家的端庄淑女。
张维迎这个人,表面看去学者风范,实际上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别看安庆仁先生现奉落魄之际,但祖上几辈子遗传的高贵血统却依然还在,无论跟别人有多少过节,也不会暗地里给人家使绊子,然后借着由头将人家革职查办,这不是正人君子的手段,而是市井无赖们才用的下三滥手段。但张维迎是不会有这样坦白襟怀和磊落心胸的,因为他祖上几辈子都是小农意识的小市民,祖上没有遗传给他君子之风,所以他只能用小农意识的小市民办法整人。
接受《南周》采访时,张维迎还做了三条声明:
一、任何情况下,如果多数人不支持我,我马上就辞职;
二、任何时候你们发现有人比我张维迎做得更好,我马上辞职;
三、任何时候你们有证据证明张维迎做的任何一件事是出于私心,利用院长的职位谋求私利,我马上辞职。
不妨按他讲话的顺序一一分析:
第一、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所谓的“多数人支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尽管去看,任何一个在位的领导,都可以轻易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因为反对无效,反对的结果就是被革职,邹恒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第二、比当权者做得更好的人数不胜数,但当权者不下来,谁又能上得去呢?谁又敢上去?张维迎的辞职假说尽显其做人之虚伪。我敢说,如果他下来,北大有一半人都比他做得更好。
第三、是否以权谋私那要看纪委怎么查,如果动真格的,中国有90%的校长都一屁股屎。
张维迎几乎把自己粉饰成出淤泥而不染的异数,不过倒是满对《南方周末》胃口,一个是容不得半点异见,谁敢不听招呼,就取消谁的专栏作家资格。新闻自由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嘴巴说得钢钢的,可一轮到自己头上,就成了马列主义手电筒;另一个更黑,谁敢批评我,就夺谁的饭碗。最能见证张维迎霸道作风的是他这几句话:“我敢说,那些批评骂我的人,他的道德连我一个脚后跟都没有。”身为北大的领导,至少应该有点闻过则喜的精神,而他,竟至如此,唉……人心不古。
当年蔡元培广开言路,如今的北大,则沦为脚后跟主义治校,真够悲哀。而极具粉刺的是,这样的话《南方周末》居然还能一字不改的登了出来,由此可见,袁伟时“我的学问有一半是在闲聊中得来的”这样的话语,之所以能堂而皇之的亮相《南方周末》也就不足为怪了。可是,这样的言语如果也能拿作论据,其文章的可靠性又如何让人不起疑?
我不知道闲聊中得来的学问可不可信,反正我没有道听途说的习惯,我的学问都是用肉体经验转换来的。当我挨了饿以后,我就总结出了不挨饿的道理——如果终日的辛劳还换不来温饱,或偷或抢但无不可,必要时杀人放火在所不惜;当我屡屡被人欺负以后,我就总结出了不被人欺负的道理——拿起棍棒、拿起刀枪跟欺负自己的人拼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当我工作几十年还买不起房子,我就总结出买得起房子的道理——贪污、受贿、坑碰拐骗康人民和国家之慨;当我俊秀的文章屡屡被人打入冷宫,我就总结出有些地方不是他妈的什么好地方,一群地富反坏右的孝子贤孙外加三五个鬼鸟;当我的文章不被老百姓们认可,我就总结出自己的语言不够通俗,所以我从不拽文,只使用最最通俗的语言,小学二年级就能听得懂。
相关文章
- 细数张维迎的《市场的逻辑》为何是在胡说八道
- 韩德强:戳穿张维迎市场神学的假面(上)
- 别了张维迎?--只是下台不是滚蛋
- 谁说“张维迎下岗”了?当然他确实远远不如其前辈厉以宁教授
- 张维迎的市场逻辑应去讲给美国政府听
- 对张维迎个人声明的七点质疑,请张维迎出示学位证书
- 杜导正们不得人心--目前“消灭私有制”与私有化两个极端都是错误的
- 解读市场传教士、新自由主义者张维迎
- 余斌:为张维迎等立此存照
- 张维迎论民主--看自由派“民主”的虚伪性
-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评张维迎《体制改革与中国未来》
- 与张维迎们闲侃“产权至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