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舆论战争

环球时报:推进依法治国莫受西方舆论干扰

火烧 2014-10-21 00:00:00 舆论战争 1025
文章强调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指出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干扰,呼吁排除误导,坚持党的领导与法治结合,实现法治国家建设。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在举行,并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世界舆论对这次会议给予了极高关注,这从侧面印证了这次会议非同寻常的意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反复提出在中国“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这对有的人理解这次会议可能形成误导。在这些西方媒体的分析中,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矛盾的”,他们宣称弘扬此,彼必然要打折扣。西方这一老生常谈的政治逻辑一直在影响中国部分人的观念。

  在我们等待四中全会正式消息的时候,这些来自外围的错误观点必须首先得到清扫。中共十八大报告及习总书记这两年的讲话反复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强调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背景和含义都是十分清楚的。

  中国要建成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这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这个国家长期推进依法治国的继续和该进程上台阶的集大成之举。从1997年十五大报告正式写进“依法治国”,至今已经过去17年,现在到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开展全面动员、建立全社会法治建设共识和决心的时候。

  西方软实力的代表性力量一直试图把我们从自己的进程和目标中拉出来,让我们关注他们塞过来的命题。他们的确影响了中国一些人的话语,并使后者一谈法治,总认为它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对立的。

  排除这一干扰,是我们集中精力关注如何加快建设法治体系这一实际问题的前提。否则的话,我们总是站在一个陷阱的边上,很难迈开大步。

  依法治国当下的重点恐怕应是依法治官。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些都不是口号,它们需要转化成治国理政的具体现实,成为各级政府的实际改革措施以及官员个人的日常行动。上文提到的干扰被排除得越彻底,这些改革将会推进得越坚决和顺利。相反如果那些思想干扰产生了作用,依法治国的推进必将受到拖累。

  中国人一定要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上保持清醒,那就是西方舆论催促中国搞法治,同我们党主张搞的法治,所指目标不大可能是一致的。我们要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进中国人民的幸福,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西方舆论不会真正为13亿中国人的命运操心,他们谈论中国的出发点是西方人的利益。

  中国走向依法治国是治理体系的浩大变革,它不可能是休克式的,不能以巨大的社会代价作为成本,它必须是对中国人民福祉的促进。只有中国人自己才会对改革提出这样的高要求,只有长期执政的中共才会认真承担起对人民对国家的这一责任。

  中国每一次掀起重大改革,都形成这个国家前进的契机,但这种时候,外部力量也会趋于活跃,试图引导我们对改革的认识。这已是规律性的东西。

  为了这次四中全会,可以说这个国家“准备”了至少17年。如今依法治国终于来到“全面推进”的阶段,这是中国历史深处的呼唤和梦想。再有两三天,我们就将看到中央全会绘制的蓝图。它将不是虚幻的,而是扎根于中国社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和常年不间断的成果积累。▲

相关文章

  • 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提醒
  • “法大于权”本质是精英权高于人民权--法和权都是权
  • 袁理:依法治国要论
  • 孙锡良:聚焦“四中全会”——用理性推动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
  • 港媒:四中全会与往届不同 或涉重大人事调整
  • 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哪些事你应知道
  • 社科报: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巩固我们的国体
  • 四中全会前夕:胡舒立财新网推宪政 攻击王伟光 反人民民主专政
  • 环球时报社评:“人民民主专政”不该成围攻靶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