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

火烧 2013-08-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提出的‘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理念展开,强调司法公正与疑罪从无原则,探讨冤假错案对社会的影响及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错放一个真正的罪犯,天塌不下来。错判一个无辜的公民,特别是错杀了一个人,天就塌下来了。”语出沈德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

  两天来,沈德咏发表于媒体上的这段话,总在眼前晃动。法律教科书上“疑罪从无”的司法理念,今天被中国最高法官的一个“天”字,让每个没进过法学院的公民深感震撼,对现代司法理念的真谛若有所悟。

  话题十分沉重。一段时期来,不断有刑事冤假错案被披露,更有“刀下留人”的惊天冤案被曝。每个冤案,对受害人一生造成的精神摧残永难平复,对其家庭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永难弥补,也一次次伤害了民众对于国家法治的信心。

  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在艰难中前行。冤假错案公之于众,天塌不下来;不能直面反思,还要掩饰,天倒会一片片压下来!

  冤假错案一再发生,必有系统漏洞,并不是法院一家的错。如何防止冤假错案,如何通过程序公正达至司法公正,法学家可以写出洋洋洒洒的论文,也可以举办种种“论坛”,不是这里几百字能说清的。多年前美国的辛普森案,被国际司法界认为是“疑罪从无”的典型案例,这也不是我们所要回顾研究的。我们只是有感于“天”,为我国最高法院领导能有这种直面冤案的精神感到一丝欣慰,为最高院领导能大胆地说出这样震人心魄的话鼓一次掌,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今日手握审判大权的最高院的司法理念。有人说,不觉得晚了点吗?是迟来的声音,但这是一种实在不能忽视的珍贵进步。这样的进步,其意义深远,关联每个国民。我愿意相信,坚定这样的司法理念,对中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会产生巨大影响。

  脚下是地,头上是天。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没有地无可立足,没有天陷于死黑。天庇佑我们,天赋人权。苍穹下,人人都有人格尊严,都是直立的“I”。愿完善而又严密的法治,为每个公民撑住头上的那片天。

  “天”说,一定会写进中国当代法治编年史!向沈德咏致意。

相关文章

  • 巩献田:刑讯逼供何时了,冤案知多少?
  • 中宣部: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
  • 坚持社会主义法的本质,防止在依法治国方略下走向不治
  • 法官集体嫖娼与司法系统腐败
  • 腾讯非法传播美国之音 贺卫方叫嚣军队国家化
  • 休斯顿纪事报:被告都已处决了 证据还没有检验
  • 支持美国协警杀人的法律是怎么来的?
  • 方鲲鹏:美国司法神话后面的世界(9)
  • 法治的困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