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想之旅

“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研讨会”举行

火烧 2005-10-25 00:00:00 理想之旅 1025
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研讨会召开,多位学者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的差异,强调社会主义改革方向,批判西方经济学局限性,呼吁恢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研讨会”举行

2005年10月23日,来自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传媒大学的十几位学者,举行了“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研讨会”。

“毛泽东旗帜”网站执行理事孙永仁和“毛泽东旗帜”网站顾问张勤德主持了会议。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同志首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历史关头,何去何从?》。李老在发言中号召结合我国建设和改革以及世界经济的实际,展开一场摆事实、讲道理的大讨论,看看究竟什么思想更能解释客观现实和指导人们的实际活动。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詹武老同志发表了题为《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发言。他指出,要使改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必须首先具备一个大前提,即这种改革的导向和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如果改革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搞私有化,那么改革将不是动力,而是大破坏。

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卢之超同志在发言中呼吁,必须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国务院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日新同志的发言题目是《“刘旋风”刮得越大越好》。他说,“郎旋风”刮的是微观经济,而“刘旋风”则是直指宏观经济问题。他指出,刘国光同志的文章不只限于高校的经济教学研究,实际上涉及到了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是一些振聋发聩的话,很值得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张建君博士在发言中指出,应当注意把西方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区分开来,两者有着共同点,但新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通过“用观念打败观念”的方法来打败社会主义。

北京大学余斌博士在题为《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的发言中,把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教条主义,称为“邪教条主义”。他说:“过去我们吃教条主义的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走了很多弯路,才取得了今天的一些成绩。现在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去吃连教条主义都不如的错误理论和邪教条主义的苦?”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小革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人的权利与作用同物区别开来,而西方经济学将劳动等同于物,显然是一种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做法。裴小革老师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比西方经济学广阔的胸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各阶层劳动者都看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西方经济学只把企业家看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把广大劳动者等同于物。

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因公务未能参加会议,他特派中国人民大学两位博士参加了研讨会。全体与会同志请两位博士转达对卫兴华教授的敬意!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空、高恒、李伟,《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陈谈强等。

与会各位学者的书面发言,“旗帜网”将陆续全文另发:

李成瑞《历史关头,何去何从?》

詹武《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刘日新《“刘旋风”刮得越大越好》

张建君《对刘国光经济学新论的几点看法》

余斌《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

裴小革《新时期更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