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批判反动的“天才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火烧 2022-09-20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批判孔孟宣扬的天才论,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通过神童故事揭示反动思想,主张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果。

  【原文】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注释】

  刘晏:唐朝南华人。传说他七岁时被唐明皇举为神童,授翰林院正字(官名)。

  祖莹:北齐人。传说他八岁时就能咏诗。

  李泌:唐朝京兆人。传说他七岁时能就棋作诗。

  【大意】

  唐朝刘晏,刚七岁,就被举为神童,做了正字官。

  他虽年纪很小,就登上了为官作宦的仕途。

  祖莹八岁时,即能吟诗。李泌七岁时,就能就棋作诗。

  【批判】

  这三个“神童”故事,孔孟之徒一再宣扬,目的就是传播反动的“天才论”。

  人的知识、才能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问题,具有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世界观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孔老二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言人,都竭力宣扬所谓“圣人”“上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他们是所谓“生而知之”的“上等人”。唯物主义者则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来。

  从古到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总是大肆宣扬“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把它作为维护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精神支柱、复辟倒退的理论纲领。

  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人物,也总是把自己打扮成超人一等的“至尊”“贵人”。两千多年前,孔老二自吹自擂“天生德于予”,叫嚷上天赋予了他“治天下的圣德和使命”,鼓吹“生而知之者上也”,要人们相信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是符合“天理”的,奴隶主应该统治奴隶,奴隶们则应永远受他们剥削和压迫。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宣扬唯心主义“天才论”的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人们必须向天生的贵人和贤人屈膝”,世界“应该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

  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七亿中国人民,不信“天命”干革命,不靠“天才”靠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我县岳滩大队的贫下中农,在斗争实践中,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积累了一整套小麦高产稳产的经验,写出了《小麦生产的斗争实践》一书,今年一季小麦亩产过了“长江”。又如肖村大队科研站,为革命选育小麦新品种五十多个,今年夺得了坡岭旱地小麦亩产五百三十斤的好收成。这些铁的事实,对孔孟之道宣扬的“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是有力的批判。

  1974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