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论李陵
                文章分析李陵在汉匈战争中的失败原因,指出其将战术当战略,与毛泽东批评李德的观点相似。同时探讨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认为其忽视国家大势,强调历史人物应着眼现实而非个人人品。
            
            李陵——战国时类似如赵括、20世纪中共党史中类似的有李立三、李德等,二战前后的美国将领麦克阿瑟、巴顿等——不屑于汉武帝让他负责的辎重保障工作,结果败就败在“一日五十万矢皆尽”,以至““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
李陵将战术当战略,用毛泽东批评李德的话评价李陵就是他不知道“人要吃饭,走路要用脚,子弹能打死人”这三条道理。司马迁的问题就是不着眼于国家抵御外敌最张的时期的政治现实,过多地着眼于历史人物的个人“人格”。从个人人品——这样的人品别说李陵,就是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等也有——说。司马迁说的是真话,但不是正确的话。当时正确的话不是个人是非,而是匈奴的威胁,国家要凝聚共识,形成压倒和打败匈奴的绝对力量。
如果将司马迁放回到春秋未期的,与其相近的人物可能就是少正卯,孔子不容少正卯的处士空论,那汉武帝又如何容得下司马迁在关键的时间和关键的场合,说些“硁硁然小人哉”的话,“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比较而言,汉武帝算是对司马迁仁慈多了。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