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自相矛盾的公知们:新闻和学术谁更自由?

火烧 2014-11-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新闻与学术自由的冲突,揭露公知群体在不同事件中的自相矛盾,批评其对自由的滥用及政治立场偏差,强调自由需有底线与政治约束。

  近日,网上炒热了新闻界和学术界几件相互撞车的事。一个是辽宁日报刊登的一封公开信被公知们激烈围攻,二是嘉兴日报评论员王垚烽因发表极端言论被报社开除,三是中青报曹林因发表极端言论被众网友举报至今未果。这几件事,公知们一律反对。

  有些公知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他们“呲必中国、赞必西方”,在课堂上讲中国时大放政治厥词,以至于有些学生不忿,反映到辽宁日报。该报记者深入调查后,以编辑部名义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写了一封《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不曾想戳痛了一些公知的烂屁股。他们上纲上线,纷纷攻击辽宁日报干涉学术自由、是文革回潮,竟然叫嚣要绞死记者。他们平日口口声声谴责中国没有新闻自由,现在又理直气壮地选择性忘却,丝毫不顾该报记者的新闻自由。

  嘉兴日报评论员王垚烽因长期在微博里发表极端政治言论被解除劳动关系。公知们如蝇重聚,把他们忘却的新闻自由的帽子又抛来拽去到处乱扣,攻击嘉兴日报。其实他们怕这事儿连锁反应到中青报曹林身上,担心公知曹林也被以同样理由解除劳动关系,由此就会引起公知纵队整体下蛰的可能。

  新闻和学术到底谁更自由在这里撞了车。公知们一会儿把学术自由当长矛攻击辽宁日报,一会儿又把新闻自由当长矛攻击嘉兴日报。几番打斗后公知们变成了美国火鸡,再怎么从地上捡鸡毛往身上插也变不成中国草鸡了。

  出现这种自相矛盾说明,任何自由都脱离不了政治的干系!同样问题,不同政治立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公知们虽然多数担任国家公职,但他们对领导这个国家的党和政府从心底里并不认可,甚至自以为正在从事推翻这个国家体制的伟大事业呢。这就是他们的政治立场!人以群分,面对新闻自由,辽宁日报记者和王垚烽、曹林两位的政治立场不同,公知对他们的态度就不同。

  自由是相对的,有底线的,像汽车一样带有刹车装置,超越底线就像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会撞车。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教育工作也要政治家办教育,这一点,东西方没有本质的区别,政治底线是通用的规则。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那一套拿来套在社会主义中国并不完全适合。那些端碗砸锅的公知还是小心惦着自己的公职饭碗为好,任何自由一旦成了落体运动必将会粉身碎骨。我们听着,下一个是谁发出那一声长长的“啊——啪!”。

相关文章

  • 左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漂浮”
  • “国家利益”是必修课
  • 抛开阶级斗争谈教育,阴阳怪气
  • “呲必中国”算哪门子“学术自由”
  • 求是网:学术批判不能肆意抹黑中国——评《辽宁日报》事件
  • 红旗文稿:担当起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责任
  • 乌有之乡《辽报》座谈会:勇撞“冰山”的辽宁冲锋号——新甲午的致远舰
  • 骂辽宁日报的公知支持官方私有化、反以前红色是奴才吧
  • 砸锅党曹林为《中青报》代言 网友:中青报是什么性质的报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