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乌有讲堂

黄平乌有之乡讲座简讯

火烧 2007-01-04 00:00:00 乌有讲堂 1043
黄平在乌有之乡讲座中提出用连续性视野分析社会变迁,强调历史发展非断裂,中国多民族与现代社会多样性,体现历史与文化的连续性。

黄平乌有之乡讲座简讯

——从连续性视野看当代社会变迁

  12月31日(周日)下午2:30,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黄平做客乌有之乡,作了题为“从连续性视野看当代社会变迁”的讲座。

  黄平老师此次讲座交流的重点是想给大家一种方法,即用连续性视野分析社会和历史。他引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明连续性视野的理论依据与重要性,“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如果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断裂的,那“今天就是无中生有”,就是可怕而没有前途的了。

  他说,许多学者在研究当今社会和历史时更加注重现代性,侧重以一种断裂的眼光看待历史和社会,比如认为19和20世纪是现代性向传统社会的断裂。往往强调社会的巨大变化。这种眼光固然对于社会的激烈发展变化给予突出的描述,却容易把社会和历史的发展简单化。比如把所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都看成同一类,认为只有一种途径、一类结果,都是简简单单经历从蒙昧到传统到现代的必然而单一的过程;并且把现代社会状态当成了所有社会发展的唯一并且必然的结果。这种视野或方法割断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抹煞社会发展的多样性,造成历史终结于当今现状的错觉,并打消许多文明、文化的自信心。

  在具体分析中,黄老师以中国的多民族为例,讲传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而非单一类型。他讲到德国有很多小企业、意大利在经济上甚至以小企业占据经济主体,而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是向超级大企业式的 “国际标准”看齐的,所以现代社会也是多样而非一个纬度的。

  讲到中国,黄老师说当代中国是个大陆型国家,其次是个现代国家, 第三它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同时它还是多种文化的整体。它在现代的成就是与过去相连续、分不开的,即便是改革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它继承了前三十年的很多基础。将来的若干年中,中国会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会越来越受到制约,面临的竞争、挑战都将更激烈。连续性的视野更多的是让我们认清自己历史的来龙与去脉、认清自己文化的丰富与生机,让我们从容对待眼前的问题与困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