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彭东旭:不以“倒逼”为耻反以“倒逼”为荣?!

火烧 2015-03-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文章质疑‘倒逼’是否真正推动中国进步,指出其本质是被动行为,反映公权力信用丧失与决策失误。强调‘顺逼’才是积极改革,批评将问题归咎于国企与私有化倾向,呼吁正视深层次信任危机。

  太离奇了!不以“倒逼”为耻反以“倒逼”为荣?!

  如果是如此单纯的认为国人“出国买马桶盖”是“倒逼”中国企业升级,不敢面对事实,而不是看到中国民众对国内产品不信任,进而对深层次问题上的不信任,是公权力的信用逐渐在丧失,那么中国真的玩完了!中国真的没有救了!

  2013年开始,无论哪个层级都对其津津乐道,因此“倒逼”一词入选该年度十大流行词。时下“倒逼”也正在成为上下之美谈。谈论“倒逼”的这些人似乎完全忘了用词的概念精准,因为“倒逼”终归是一种被动行为,是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各行各业的问题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之后确实是几乎全部走到了倒逼的境地,中国的决策层似乎认为很多事情只有通过“倒逼”才走得通。因为在许多领域,的确是“倒逼”在“大显身手”。比如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性增长,比如中国贫富分化造成阶级对立进入到世界的重灾区,比如房地产吃人现象的普遍性,比如转基因主粮化遭遇全民性抵制,比如老百姓对雾霾的情绪失控,比如全民对饮用水污染的怨恨,均被当成“倒逼”。“倒逼”实际上是下级对上级进行的迫使,是仆从对主人的逼迫,把人民当成仆从,这种主仆意识的颠倒,一方面反应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本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决策层一些人物的政治思想正在开始蜕变堕落难以挽救。

  对于决策层来说,对“倒逼”津津乐道,其实说白了是不敢承认决策的失误造成时局的紧迫,是一种自我决策失误之后的解嘲或者是自我安慰。雾霾,饮用水污染严重,转基因的尴尬,大跃进房地产造成的房吃人现象屡禁不止,天量上访群体,爆发性增长的群体性事件,无一不是决策性的公权力失误造成。如果任由“倒逼”成为美谈,只能说明决策层是不思进取,思想消极甚者可能成为反动。有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是,在以往的专制社会历史上,任何一个强盛的朝代,都是国师谋略者的积极性决策的顺逼,带来了社会的重大进步,决不可能是由于“倒逼”造成社会的真正进步。

  借助雾霾之广告而达成私有化之疗效,意义不大。《穹顶之下》揭示“倒逼”还是无意进入到美国的七个月公关期的任务?

  《穹顶之下》揭露了以往政府经济改革的失责失策根源让很多人产生震撼,这不是“倒逼”,而是激发了全民参政议政的能动力。能够允许这样的揭短,表露了现政府一定程度的豁达开明,确实让人感动。但有必要搞清楚,让全民参政议政是人民民主的一项,这是“顺逼”,不是“倒逼”!

  我所不明白的是,能源产业的国企与政府的关系,由于长期的权责不分,权债不明,造成了国企与相关监管部门的权利矛盾。《穹顶之下》把所有过错推到国企头上,实在是借助雾霾之广告而达成私有化之疗效,用情、用意太深,不过,也让人相信,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除了南海的不紧不慢不张不隐的微妙强势保持,美国邀请习近平九月份访问美国,提前七个月大肆宣传,稍微有点头脑的就明白,还是由于习近平在俄罗斯问题上采取了民族正义立场,让美国气血攻心熬不住了。私有化(包括能源产业上的)国企,哪一次私混没有混进美国能够操控的外资企业?一旦让美国操控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不可能进行沙特石油进口订单减持警告沙特,甚至无法做好石油储备。因此美国完全能够做到让俄罗斯石油经济完全崩溃。如此弱智用情用意之广告疗效,至多只能骗骗没有基本大脑思维能力的人,或许还能够骗骗只有形象思维缺失抽象思维能力的人。

  从类似于空手套白狼侵吞国有资产,极速发展出来的安邦等金融私有公司看,中国太子党侵吞国有资产已经到了极其贪婪的地步!别说具有民族正义感的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不答应,即使换一个弱智昏庸的上台,也要考虑一党制问题需要较大规模的公有制经济总量博取公权力信用,还要考虑国家正常功能能够运行也是需要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性。如果再向西方高福利国家看,其公有制经济占据国家经济总量比率也比现在的中国大。所以,《穹顶之下》柴静及其背后人物以“雾霾”做广告达成的私有化疗效不会很强。

  雾霾可以逆转,有些东西时机一过就无法逆转!

  雾霾,通过政府切实整改,是可以收拾的。柴静及其背后人物似乎忘了,中国很多乱象危机都是由于私有化带来的结果,很多比雾霾的严重性更大,任由其发展,几乎会丧失整改的可能性。医疗产业私有化带来了毒胶囊、盗取人体器官谋财害命,尽管大量的这样的新闻报道被封堵;教育私有化后带来了严重的崇洋媚外,丢弃了民族尊严;金融私有化,不只是国家政治经济权利被世袭,更大的危险已经出现,那就是美国亟需操控中国,毁灭俄罗斯,称霸全世界。此前文章说的太多,不想累赘。在此,只提醒一句:有些东西时机一过就无法逆转!

相关文章

  • 从383方案到柴静刷屏:中国媒体的麦卡锡化
  • 柴静欲为私有化游说,却毁了私有制名声
  • 评柴片:面对资本化的全媒体,我们需要谨慎
  • 黄卫东:谁为雾霾负责?
  • 北部湾的风:妄图瓜分国有资产的冲锋号又一次吹响
  • 李旭之:柴静,你的戏演砸了!
  • 新罗夫人:被惯坏的主持人
  • 王小石:破解《穹顶之下》的重重谜团
  • 从《西游记》看私有化改革
  • 求宇:柴静的《穹顶之下》醉翁之意不在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