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被西方耍的“狐狸”
苏联前外长、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7月7日去世,终年86岁。他是苏联解体前后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曾被西方称为“老狐狸”,但最终却被西方耍了。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为了推行外交“新思维”,任命不谙外交的谢瓦尔德纳泽接任掌握外交实权的苏联外长,从此也改变他的命运轨迹。
谢瓦尔德纳泽在外交上忠实地执行戈尔巴乔夫的方针政策,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和新思维”的左膀右臂。如何处理苏联同西方的关系是他担任外长期间的首要任务,他风尘仆仆地穿梭于莫斯科与西方国家首都之间,企图理顺苏联与西方的关系。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上曝光率很高。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西方大肆吹捧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改革和新思维”的华丽辞藻声浪中,苏联无论在军事和外交战略方面,还是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力量平衡方面,都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特别是对北约,做出了很多实质性让步,有人甚至批评他们犯了“颠覆性错误”,致使苏联陷入战略上非常被动、地缘政治上难以挽回的境地。目前在乌克兰发生的危机,究其根源,实际上就始于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在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新思维”。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直接指责苏联是“邪恶帝国”,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完全被动挨打,最终土崩瓦解,苏联解体首先在意识形态上解体,这方面,谢瓦尔德纳泽和戈尔巴乔夫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苏联解体后20多年,各界一直对这一历史巨变进行分析和反思。有人批评谢瓦尔德纳泽和戈尔巴乔夫有主观恶意,他们就是想把苏联整垮。对此我们很难评价,但他俩当时对西方的轻信,被后来的现实无情嘲笑。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当时的承诺几乎都没兑现,甜言蜜语很快变成冷漠和厌烦。现在回头看,把一个民族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且是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这样的想法是何等的不切实际。
谢瓦尔德纳泽的命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令人唏嘘。他的去世也带走了这个时代的诸多印迹,但他留下的教训仍值得世人反复回味深思,并在现实中汲取。
相关文章
- 民族问题,苏联之殇——再谈苏联解体的原因
- 西方非政府组织如何颠覆苏联?
- 20世纪美国的文化渗透与苏联剧变
- 陈守礼:不能曲解“冷战”,无视帝国主义的“冷战”攻势
- 美国欧盟俄罗斯在乌克兰角力或显新冷战前兆
- 瓦解苏共的思想杀手——雅科夫列夫
- 陈学明:苏联解体了 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
- 俄罗斯强调人道 西方强调主权--“新冷战”气氛冲击俄乌天然气谈判
- 奥巴马拟10亿美元成立“欧洲安全基金” 扩大欧洲东部军备开支
- 一位苏共党员来信:苏共叛徒推行"改革"的那些年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