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警惕“拉斯克奖”带来的美国“新殖民主义”

火烧 2011-09-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拉斯克奖背后美国新殖民主义的科技渗透策略,指出其通过颁奖等方式影响中国科技决策,暴露美国以华治华的意图,呼吁警惕其对中国的科技干预。

警惕“拉斯克奖”带来的美国“新殖民主义”

梁三效


10年树木,百年树人。10年以前,袁隆平以杂交水稻获得了首届中国政府最高科技奖;如今,我们看到屠呦呦获得了美国人颁发的拉斯克奖,该奖也是首次颁发给中国人的。


这前后两个大奖,标志着中美关系的两个时代----中国人自己搞出高产杂交水稻,标志着霸权时代美国旧式殖民主义的破产,标志着中国彻底突破美国及其走狗的封锁。而拉斯克奖则标志着新式殖民主义的高潮,标志着中美在科技意识形态层面冲突的全面爆发。

新式殖民主义继承并保留了旧式殖民主家产生对其有利而对本国有害的政义的一些成分,比如通过科技的渗透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使得其他国治决策,甚至扶持亲美派的政治经济势力、豢养亲美派的精英和说客,美化殖民主义,象农业部得到西方集团的集体支持而大搞转基因作物和食品,通过铁道部办合资公司把劣质信号系统装在我国的高铁系统和地铁系统上造成重大事故,严重损害中国路轨企业声誉,这不正是一大明证吗?

  新式殖民主义之新,乃是因为它也在与时俱进,比旧式的殖民主义多了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比如运用颁奖方式套取他国的军事机密、以及所谓科技精英调动媒体去干扰其他国家的科研、用强势的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给落后国家的民众洗脑强化其崇洋媚外的奴性思想等等。

  总而言之,与旧式的殖民主义更多的运用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威逼利诱而图谋支配其他国家不同,新式的殖民主义,则是综合运用各种媒体的信息传播手段、大规模调动所谓科技专家,诺贝尔获奖者,去影响大众的心理预期、去干扰并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以使得其他国家落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

  如果将旧式殖民主义比作狼的话,那么新式殖民主义则是披上羊皮的狼,虽然其外表发生了变化,但其偷掠的本性并未得到改变,如果一个小偷能够在颁奖台上通过颁奖而谋取你的军事和科技机密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去明目张胆的对你实施偷窃了,而如果他再将自己打扮的道貌岸然的话,你也就自然丧失了警惕性,甚至不再将其视为小偷。

认清了这一世界大格局,我们就不会拉斯克奖的表面荣光所迷惑,这个奖是为了美国不是为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来,颁奖给中国科学家使得美国可以吸引全世界华人的目光而召集民意,可以使美国能够对中国的普通民众产生亲和力,而谁又知道,这恰恰暴露了美国以华治华、煽动中国科技动乱的卑鄙用心呢?

  果不其然,刚到中国的美国评委,一下飞机就给中国的科学家们来了一碗迷魂汤,承诺给大奖,甚至承诺给诺贝尔奖的豪言壮语、全程拿着IPAD和传统笔记本抵达中国各个科研机构,活脱脱一派科学大腕作风,显然,这种做派更能赢得中国科学家的好感。

  但这是什么做派呢?这是中国共产党当年与科技人员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作风,这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不摆架子不讲排场务实求是的作风,这种作风与众多两院院士们的高高在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讽刺——走马还未颁奖的美国评委先声夺人,给中国的院士们上了一堂重拾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行为艺术课。

  当然,给中国的院士们上课绝不是美国专家的目的,为美国收集中国的军事和科技情报,进而分裂中国科技界的团结,借以分化中国乃至否定中国自身的科技进步奖才是这些美国科学家们的如意算盘。

试问,他们为什么颁奖给一个中国不太知名的女科学家而不颁给袁隆平呢?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大家都不知道的青蒿素在一夜之间广为流传了呢?因为青蒿素至今还是我国的军事秘密,是为了在越南战场上打击美帝国主义而专门设计的,不是用来给药厂赚钱的!
  

  但面对这一阳光下的阴谋,中国共产党早就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号召而做好了准备,我们的科学界党员们已经指出,青蒿素不是屠呦呦一个人的发明,也不是她一个人做出来的,是整个集体的智慧。颁奖给屠呦呦一个人就是企图否定我国的科技协作精神和评奖制度。

  因此,我郑重而又严肃的建议、呼吁和号召中国的院士们,不要向美国这种颁奖制度学习,不要学习他们那种只重视思路不重视实际操作的作风,不要学习他们鼓励个人英雄主义而排斥集体主义的方式,不要学习他们追求个人名利而不讲官话套话大话的务实作风。

  屠呦呦身上所喷薄洋溢出来的“思想”绝不是她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代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一个敢于向拉斯克奖,诺贝尔奖说不的政党才是一个能令对手敬畏的伟大政党、才是真正的学习型政党、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汇聚民心、民力和民智的领导核心!

相关文章

  • 好莱坞渐成美军方“宣传部”
  • 美国民主基金会是促华“新闻自由”幕后金主
  • 熊蕾:美国的舆论霸权是怎样建立的
  • 《起义报》:西方企图彻底摧毁阿拉伯文明
  • 解读《KONY 2012》:一个新科技时代的战争宣传片
  • 美国政府是怎样加强意识形态宣传的
  •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 [独家翻译]谁在统治美国?
  • [独家翻译] 谁在统治着美国?(上)
  • 美互联网战略对我政治文化安全的严峻挑战及其对策
  • 刘伯松:英雄式的神话,令人不安的战地报道真相
  • 桑博:丑化,辩诬,还是思考?——看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