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我本是高山》与武训传是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激烈阶级斗争

火烧 2023-12-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文章分析《我本是高山》与武训传在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激烈阶级斗争,探讨教育领域阶级矛盾及文艺方向问题,强调思想教育对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观评论电影《我本是高山》,观点唇枪舌剑,立场对立,透过现象看本质,证明这本质其实是个教育领域阶级斗争激化问题。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点出了本质:“旧学校总是说,它要造就知识全面的人,它教的是一般科学。我们知道,这完全是撒谎,因为过去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维持的基础,就是把人分成阶级,分成剥削者和被压迫者。自然,贯串着阶级精神的旧学校,也就只能向资产阶级的子女传授知识。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

  思想教育作为上层建筑,自然是由掌握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决定的。学校作为最重要的传播思想的工具,教授什么,禁止什么,自然也是从始至终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清朝的国子监和官方学堂里,必然不会有推翻封建社会,支持农民起义的内容。资产阶级的学校里,也是充斥着各种抽象的为国家、为民族的主义,完全看不见和遮盖着,在现今的社会里,人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时刻被压迫和剥削着。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在于,一位品德高尚,想为人民服务有信仰的老师,自愿去最艰苦的农村开办学校,让自己的学生通过较好的考试成绩冲出山区,其结果也只是教授资产阶级思想,为资产阶级培养奴仆,或许可以在物质层面提高几个学生的未来生活,但根本无法改变无产阶级整个群体在本国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境遇。

  张桂梅老师所教育出来的大部分毕业学生,也只能是找个或官企或私企的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像商品一样被挑挑拣拣,一天天、一月月出卖着廉价的劳动力,为资本家资本增值服务,完成着 封建专制官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从武训传的高调“解冻”到《我本是高山》的上演,难道不是这样吗?

  还有些老实人认为死不改悔的修正主义走资派仅仅是要发展经济,不管白猫黑猫吗?那你就上了大当了。

相关文章

  • 从张桂梅校长到《我本是高山》,之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
  • 在现实的共产党人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
  • 不理解共产党人的人,塑造不出真正的英雄形象
  • 四评《我本是高山》: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青年人
  • 警惕别有用心的人挥舞“极左”的大棍企图将社会主义引入歧途
  • 三评《我本是高山》: 对批评的批评—为什么把一个基于伟大共产主义信仰的故事矮化为基于爱情的故事?
  • 对《我本是高山》的争论应该再激烈些,求得彻底澄清思想混乱
  • 再评《我本是高山》:犯了几个致命错误
  • 谭吉坷德|从《我本是高山》读懂胡锡进
  • 评《我本是高山》:张桂梅支教的动力之源?
  • 国产电影的气质为什么越来越“猥琐”?
  • 真正的主旋律犹如太阳,最怕他们的是魑魅魍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