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秦朔:为什么是和解,还有歉意?

火烧 2006-09-04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秦朔在富士康事件中选择和解并表达歉意,坦言报道存在瑕疵,强调新闻品质与公正,呼吁反思与进步。
秦朔:为什么是和解,还有歉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6年09月04日 01:42 http://www.china-cbn.com
秦朔

  和富士康的联合声明昨晚发布后,我接到很多电话,其中有不少这样的问题:你们有什么好向富士康表示歉意的?有什么外在压力吗?富士康给了你们什么好处?你们的报道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为你们呼吁,为什么你们却突然离席了?
  我知道很多朋友失望。他们希望看到整个诉讼过程——不是因为诉讼好看,而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启发,发现更多价值,从而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司法建设、新闻报道建立一些标志,甚至是判例的界碑。
  此刻,朋友,我想象你就坐在我对面,我愿对着你的眼睛,简要但坦率地回答你的发问——就个人而言,我之所以选择和解,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即使官司赢了,我也不快乐。
  我在前几天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有支持报道的确定证据,有信心胜诉。可是,即使法院判我们赢了(从司法角度赢了),我的内心是否也赢了?对《第一财经日报》这张把受尊敬和可信赖视为核心价值的报纸来说,我的内心要赢,一定要在新闻品质上赢得无懈可击。而在这一点上,正如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过的,我们报道的最后段落显得夸张,确有瑕疵。
  对富士康的价值与局限,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亦希望“类富士康企业”在中国新的历史时期超越既有的做法。可是,如果我们以一篇有瑕疵的报道,就“大获全胜”,那么,在内心里,我说服不了自己,这不是真的胜利,对富士康也不公平。
  和解,有时候比诉讼需要更大的勇气。可是,正如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那句名言,“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我们真正想赢得的,不是一般的掌声,不是压倒对手的快感,而是通过“善良和公正”以及“专业的尊严”,得到外界真正的尊重。“没有人应当从他自己的不公中获取利益或者从他人的错误中占便宜”(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是的,我们的记者受到了伤害,但当对方意识到错误并采取措施后,我们亦当反躬自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公开说出“瑕疵”这两个字对我并不容易,但却是内心的驱使。朋友,让我们一起冷静下来,不再在某些情绪中困扰。
  最后,让我深深地谢谢过去一段时间你的关心和支持,让我深深地谢谢帮助我们与富士康达成和解的热心人士。请相信,为了你们,我们会做得更好。(作者为本报总编辑)
  

相关文章

  • 高校调研组发布富士康调研报告:存四大问题
  • 囧司徒脱口秀揭露富士康血汗工厂真相
  • 富士康:天堂还是地狱--抑或人间?
  • 西进——富士康内迁调查报告
  • 啊,好一个“不自杀协议”
  • 血汗工厂,并非只是一个富士康
  • 富士康以“实习”之名,滥用和剥削学生劳动力--调查报告之一
  • 自杀抑或他杀?解开富士康自杀事件之谜--“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查报告之卷首语
  • 富士康跳楼工人的墓碑
  • 富士康坚挺,激素何来?
  • 资本家的钱真能把黑的变成白的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