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房地产 或干扰调控成效

火烧 2010-10-03 00:00:00 经济视点 1037
外资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通过新加坡、香港等地曲线布局,引发市场关注。外资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可能干扰调控成效,需加强监管以巩固调控成果。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房地产 或干扰调控成效
2010年09月19日 瞭望新闻周刊

各方评析我国城市房价走势中,有关市场投机现象一直是焦点之一。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了解到,在欧美楼市前景惨淡的预期下,国际资本大举进入亚洲房地产市场,借道新加坡、香港等地“曲线”进入我国楼市的外资显现活跃迹象。受访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我国对流入楼市的外资监管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国内房地产领域的调控也正处于微妙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外资加速布局国内房地产,要警惕其市场影响,切实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

房地产外资规模趋大交易活跃

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近一段时期,我国房地产外资表现呈现两大特点:其一,不论资金总量,还是单个基金规模,都比以往更大;其二,大宗交易又见活跃势头。

据商务部统计,房地产领域的外资已有相当的数量。今年1~7月,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固定资产开发的投资累计总额为248亿元,同比上涨10%;前7个月利用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固定资产开发的投资累计总额为302亿元,同比上涨近11%。去年5月起,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外资同比增幅一直是负数,但从今年6月起,外资同比增幅开始转正,且增长迅速。

本刊记者日前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地产交易洽谈会上了解到,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全资子公司丰树产业已确定今年底前推出一个10亿美元的中国内地房地产基金,这将是内地地产领域一只规模最大的外资基金。丰树产业2005年起涉足中国内地房地产,至少拥有北京佳程广场等4处高档不动产。

此前不久,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巨头佰士通集团与香港大型地产商鹰君集团达成协议,至少向鹰君集团提供5000万美元的资金,合作开发在大连的一处豪华酒店及高档公寓项目。该消息一度成为外资加速布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有力见证。佰士通集团早在2008年6月就以约1.5亿美元换取了上海长寿商业广场九成股权,完成其在中国内地的首个房地产项目投资。

“确实有诸多迹象可以表明,近期,外资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大宗交易比较活跃。”香港高银国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7月,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出售旗下公司冠金公司30%股权,获得了摩根士丹利人民币50多亿元的转让款;也是在7月,摩根士丹利以人民币12亿元将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区附近的玛莎世纪公园高档住宅项目出售给了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买进卖出都是一个目的——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回报。

戴德梁行中国行政总裁张国正曾向本刊记者透露,境外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房地产业特别是一线大城市的投资,正呈现普遍回升的势头,比较活跃的有和记黄浦、新鸿基、凯德置地等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开发商,以及佰士通、普洛斯集团等欧美开发商。

国内开发商海外融资潜藏风险

受访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近期在我国房地产时常频繁活动,除了外资预期人民币升值和看好中国房地产业投资前景,追求高额利润回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银根收紧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内不少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缺乏资金的房地产商通过多渠道面向海外融资,从而对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推波助澜作用。这也是一条外资“曲线”入境的新路径。

国内开发商主要通过发行股权投资基金和债券的形式,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楼市。位列国内10大房地产开发商的金地集团今年4月与瑞士银行环球资产管理集团合作发起房地产基金,首期募集签约金额约1亿美元;恒大地产6月通过私募股权的方式得到了5亿多美元融资,主要的投资者为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美林银行等多家境外机构;8月,碧桂园发布公告,将针对海外市场发行4亿美元的5年期优先票据;早在今年4月,碧桂园就已针对海外市场进行过一次5.5亿美元的融资计划。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