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CPI、PPI又创新高的感言

火烧 2008-03-2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CPI和PPI创新高现象,探讨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性,强调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及转变调控方式的重要性,涉及热钱流入、投资计划与政策落实等关键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8.7%,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月度新高;2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6%,增速再创3年多新高,连续7个月扩大涨势。

这是此去年两防宏观调控以来出现的,虽然调控无效论有些偏激,但目前的调控措施也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狠抓落实。我国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出现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宏观调控及其经济不稳时期,美国的降息引起了全球的降息,有人认为中国此时加息不合适宜,加之,春节前的雪灾,更使这些人更有理由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当放松一点,从而使宏观调控措施有段时间出现了忧虑,思想上出现了分歧,行动上就有些怠慢,宏观调控落实不力,尤其是春节期间,是物价上升的敏感期,其前时期是各个企事业单位确定2008年投资计划的关键期,这时期思想上的波动、行动上的不力,必定会出现两高的反弹,增加物价上涨的预期。虽然国家为了遏制物价上涨出台了许多行政监管措施,但是春节期间许多地方处于民不报官不究的失控状态。因此,现在很有必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好在两会上总理的报告明确表明两防是今年的工作重心,接下来就是学习贯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问题,只要我们把好国际热钱进入关、进一步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必要的调控措施都可以用,灾后重建也不能停止,只要我们将切实有力的调控措施落实到位,两防一定会取得成效。

其次,从国情出发、转变调控方式。一般国家的投资资金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银行信贷,另一方面来自资本市场,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就是控制这两方面资金的投放,而我国的国情与之有些不同,一则我国的国有企业利润仍然由企业自己留用、并不上缴,投资计划由各个企业及地方主管政府决策,地方政府在政绩的诱惑下,千方百计地加大投资,因此,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成为中国投资资金的一大来源;二则国家正在投资建设的基础工程及五大新特区的建设是巨额的投资;三则,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与美元利率的倒挂,国际热钱正千方百计地进入中国;四则资本市场融资的容易;五则土地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国有土地成为其占有者及地方政府发财致富的捷径,土地收入是他们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只紧缩了银行信贷资金,而没有在以上几方面采取措施,这就是我国一再紧缩银行资金,而不见效果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当从国情出发、转变调控方式:

1、       尽快收缴国有企业的利润、严格监控国有企业的投资。

2、       转变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3、       加大国际热钱的查处力度。

4、       加大资本市场再融资的审批监管。

5、       完善土地体制改革,合理分配土地出让收入,遏制其向投资转换的规模。

6、       慎重批复新特区、国家重大投资项目,滤清其轻重缓急。

7、       继续现有调控政策,很抓落实。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两防的宏观调控与我国的改革、体制完善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两不务,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协调稳步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