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英国为什么反对修改里斯本条约?

火烧 2011-12-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7
文章分析英国反对修改《里斯本条约》的原因,指出其对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影响,同时探讨欧盟财政联盟与欧元区危机应对策略,揭示英法德在欧盟中的权力博弈。
全球期待的欧盟首脑峰会经过10个小时的谈判终于于12月9日结束。会议决定通过欧盟各国央行系统,在10日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2000亿欧元,用以应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不时之需。同时,欧盟决定通过修改现有条约,建立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更加紧密的“财政联盟”。  
这已是半年内欧盟第五次宣称拿出最后方案终止欧债危机。  
但英国拒绝修改《里斯本条约》,原因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有损国家主权”。  
最终,欧盟27国中有23国同意参与修改《里斯本条约》,建立更加严格的财经纪律,向建立更紧密的“财政联盟”迈进,乐观人士认为欧洲将出现以欧元区为主导的格局。欧元区原本通过EFSF(杠杆扩大化稳定机制)扩大借贷能力,防止危机扩散,只是市场不买账,救助转为欧盟与IME(国际货币组织)合作。  
虽然由于英国的反对,致使修改《里斯本条约》成为泡影,但欧元区17国还是与欧盟6国达成政府间协议,协议将在明年3月完成前,这或许将给市场一定信心。  
但德国人控制的欧洲央行会同意担当国债市场的最后贷款人吗?  
两条红线——赤字水平不超过GDP的3%,以及公共债务不超过60%——真能起作用吗?  
德国一直希望欧盟机构拥有惩罚成员国的最后发言权,但最后妥协的结果仍由成员国投票解决。如果是整体性坍塌,不投票都知道是什么结果。  
英国为什么阻止修改《里斯本条约》?真是因为“有损国家主权”吗?  
位于英国的智库开放欧洲主任马茨·佩尔松解释说:金融业对英国经济命运攸关,来自欧洲的金融监管将越发有损英国的经济利益。随着欧盟进入重大的政治和经济调整期,给英国带来的利益可能会受到限制,甚至以往的既得利益也可能后退。  
我看远不止此。  
早在励精图治的英国达标“两条红线”没问题,通过修改《里斯本条约》也没问题。这个连国防都肯打折扣(与法国共同防卫)的国家实在有更大的野心----主导欧盟。  
英法德一直是欧盟三强;法德在欧元区内,英国在欧元区外;而现在欧元区出了问题。  
英国自然是不甘心与法德平起平坐了。英国最大的利益就是坐等天下大乱,然后骑士般杀出,抄底欧元,加入欧元区。所以,宁可作梗,绝不合作。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吗?  
善良的同胞们,狗屎改不了吃屎的,千万不要忘记鸦片战争!  
不要忘记,同样虎视眈眈的还有美国。不过,它的目标不一定是欧洲,也许是中国。  
据说本次中央工作会议的主题是“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我看只要“保民生”一条就够了,这是根本。事实证明,几十年来的高增长与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国民人均收入依然排在世界尾部,几十年来的高增长的秘密就是本币大幅贬值和加大货币供应,水平忒低,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法德主导的欧元区自救或许能成功,但更大的可能是成全英美。也许就在明年上半年。  
   
   
   
*小资料*  
欧盟现有27个正式会员国, 包括: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瑞典、芬兰、、奥地利、丹麦、波兰、马尔他、斯洛维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塞浦勒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正在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包括:土耳其、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王国、塞尔维亚、门地内哥罗(黑山)  
使用欧元的国家只有17个,包括2011最新加入的爱沙尼亚。  
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不属于欧盟成员国,也没有加入欧元区。  
   
   

相关文章

  • 余斌:金融危机后为何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 杨斌:美欧社会动荡、金融战争掠夺与中国应对策略
  • 叶劲松:西方债务危机原因与谎言以及经济走势
  • 欧洲心脏显衰竭迹象 比利时拉响欧元区衰退警报
  • 余斌:金融危机后西方为什么捧读资本论
  • 梅新育:伊朗危机背后是美主权债危机
  • “系统性崩溃”阴云笼罩欧元区
  • 斯蒂格利茨:2012的危险
  • 郑若麟:法国被降级带来三大后果
  • 郑若麟:“福利社会”是法国巨额债务的真正原因吗?
  • 斯蒂格利茨:理性悲观之年
  • 欧债危机蔓延背后再现高盛“魔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