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呼吁并提议:做一次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人口出生率统计调查

火烧 2008-05-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呼吁进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口出生率统计调查,以客观数据反驳大跃进导致三千万人死亡的谣言,强调出生率下降是饥荒时期普遍现象,建议通过网络和户籍查询等方式获取真实数据。

   

     近来,网上谣传着的“大跃进饿死三千万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口增长系数‘推算’出的‘大饥荒饿死三千万人’”歪理邪说让人看了气愤。  

我们也不能否认三年自然灾害因为饥荒造成了部分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但要把死亡数字推到大跃进身上却让人不能认可。  

假如作为凡人的毛泽东在没有预见“三年自然灾害”的前提下通过大跃进让饱受磨难的广大劳动人民能吃饱一些、吃好一些也算得上“浪费”的话,我们不妨使用“浪费”这个字眼。但谁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不妨思索推算一下大跃进中到底有多少粮食被“浪费”进了人民的肚子里?这些“浪费”掉的粮食加起来能够让当时的中国人在正常情况下共同消费几天?当受饥的人民吃完这些被“浪费”掉的粮食后能不能躲过大饥荒的厄难?假如反毛者的妖言惑众是为了叫高解恨,那为什么不把五年、十年、或者一百年的人口死亡系数都推给大跃进呢?  

但“三年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口负增长不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增高,而是因为人口出生率的普遍降低。用一句不太恭敬的说就是:大饥荒时人们紧顾着挨饿了,哪还有“闲心思”去生孩子?  

     我们这一带不属于三年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但我们这一带(方圆百里内)1960年出生率大约只有万分之一(也就是说:1960年出生的人口简直是罕闻)。  

      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笔者不了解当时城乡因饥饿造成的人口出生率有无差异,但从《毛泽东的女儿们》中可以看出当时大饥荒对中国人民的波及是普遍的:毛泽东对子女教育很严,不许他们搞特殊。在北大读书时,李讷住校,每周末才回家。她从西郊乘公共汽车进城,从不乘小卧车,在刚上学的一段日子里,不少同学甚至不知道她是中国的第一号“公主”。三年困难时期,李讷在学校报口粮,她说自己是共青团员,应该分担国家的困难,只报了17斤。毛泽东听后很高兴,说就应该这么做。粮食不够吃,毛泽东也不让她从家里带东西到学校。有一次,李讷带了一包奶粉,毛泽东知道后很不高兴,说这样做影响不好,以后李讷再也没有往学校带过吃的东西。因此,她和大家一样,经常饿肚子……。  

   

事实胜于雄辩,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时期(1960年)出生的人口都应该还健在。  

在此呼吁有良知的网友和学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能够组织起来,做一次50—60年代中各个年份的出生人口比率调查统计。通过网络调查、出生人口户籍查询等方式方法确切数字,通过对三年自然灾害(尤其是1960年)中人口出生比率同往年的人口出生比率的对比,找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造成人口系数下降的原因所在,用事实去揭穿“大跃进造成三千万人口死亡”的谣传。  

   

相关文章

  • 张文茂: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三农问题
  • 张文茂: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三农问题
  • 张文茂:正确理解人民公社制度的四个视角
  • 蒋正华的一段话揭开一个重大秘密
  • 信息心理战之“户口问题”和“饿死三千万”
  • 孙经先: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与蒋正华先生商榷
  • 大跃进批判及其严重后果
  • 陶鲁笳访谈录:山西试办全国首批农业合作社的前前后后
  • 邋遢道人:也说崔永元嘴里的饿死三千七百五十万!
  • 人民公社的解体过程
  • 推倒“世纪诬陷”,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