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纪闻”不要让我们寒心了,辛子陵就是试金石

火烧 2011-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中纪闻发文引发对辛子陵案的关注,呼吁中央行动,强调辛子陵案作为试金石,体现对政治纪律和中央权威的重视,同时涉及茅于轼等人物的争议性讨论。

  《人民日报》发表中纪闻的署名文章《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4728917.html)。很好。不管是不是针对辛子陵(以及拾其牙慧、狗急跳墙的茅于轼),我相信,很少有人不把两者联系起来。

  可是万一这一招对辛子陵这些人没辙,怎么办?丢不丢面子?还有没有中央权威?说实话,我为中纪委捏把汗。但我想,也正因为中纪委敢在反毛势力如此嚣张的情况下发出此文,勇气可嘉!

  不过,左派也不能太高兴。从坏的角度来看,这个“中纪闻”发的也许只是应景文章罢了;也许只是迫于近些天来各地人民发起公诉茅于轼、辛子陵的运动,尤其是一些党内有良心、也尚有一点话语权的老干部的压力,而采取的被动做法;以至搬出这么一篇标准的,可以任由解读,以至根本无法落实的申论文章。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极右们心领神会,暂时收敛收敛就行了。从策略上讲,总是保存锐气外露并不利于长久的战斗。等九十周年大庆完了,他们还照样去他们的廊坊,怎么办?

  所以,我衷心希望党中央、中纪委,能够拿出行动,先按党纪处理辛子陵案。辛子陵案就是试金石。

  再次希望,党中央不要让我们寒心。

相关文章

  • 张志坤:也谈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且看为亡中国、亡中共所布局的阴谋陷阱——评:“茅于轼:要消灭特权必须实行私有制”
  • 汉奸是怎样练成的?——评茅于轼“入世十年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上)
  • 钱昌明:茅于轼为何要为吴英鸣冤叫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茅于轼,请你不要这样无耻地贬低中国
  • 凤凰网吹捧臭烘烘的茅于轼 鼓吹汉奸言论和汉奸文化
  •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评茅于轼的一个荒谬推论
  • 吴敬琏越来越像茅于轼了
  • 天则所在为私有化和两极分化鼓噪
  • 余斌等:漏洞百出的“研究”--评天则经济研究所“反国企”报告
  • 肆虐的高利贷正在成为祸乱中国的一颗毒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