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惊叹于茅于轼专家的"矛盾论"

火烧 2009-07-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茅于轼提出的矛盾论展开,分析其关于房价、教育、贫富差距等观点,揭示其言论引发的争议与社会反响。

惊叹于茅于轼专家的"矛盾论"

2009年07月14日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昨日在2009珠三角民营经济高层论坛暨珠三角工商领袖峰会上表示,房价炒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开发商心黑,而是百姓太有钱。(12日凤凰网财经)

  笔者不才,对中国的姓氏更是知之甚少,可在不经意间却有个惊人发现:如今在我国经济学界活跃异常、堪称泰斗的茅于轼老专家,虽然看不出在经济学方面有什么让人信服的成就,也鲜见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关矛盾行之有效的具体对策,但或许因为姓茅的缘故,他在“矛盾论”方面的造诣倒让人不得不叹服。

  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茅于轼专家,曾高调宣称自己“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如此自相矛盾的论调,不但茅老自己根本无法自圆其说,而且其他社会精英们似乎也难以准确解读,更不用说坊间百姓去心领神会了。于是不少人报之以白眼或者嗤之以鼻,但茅老并不在乎,一如既往地执着和执拗。

  也正是这种执着和执拗,茅老更多、更新的雷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用鱼贯而出来形容绝不为过。比如,提高学费才能让穷人家的孩子上得起学,比如,廉租房不该建厕所,又比如,我们要保护先富裕的人,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等等。而在不知不觉上给自己贴上的这一“矛盾论”标签,让他很快成为中国经济学界不可多得的知名“意见领袖”。

  就拿这回的“不是开发商心黑,而是百姓太有钱”来说吧,就是又一个“矛盾论”的经典之作:既然老百姓太有钱了,还那么在乎房价高吗?既然说不是开发商心黑,又何必称“价格仍在高位徘徊,这很不正常”? 茅老的本意或者潜台词或许是:不是开发商太贪、赚得太多,而是老百姓舍不得花钱,太吝啬了。而这恰恰迎合了开发商“房价还会再涨”的愿望和目的。

  一直以来,有人指称茅老先生是富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没明确否认过,当然也不会公开承认。这使得他的“矛盾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比如,房地产大鳄任志强就认为,90%的中国人是富人,虽然饱受质疑,不过既然是90%,总该可以代表“老百姓”群体了吧?富人大抵钱包都鼓鼓的,那么得出这些富人老百姓的刚性需求推高房价不是顺理成章么?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不久前,有报道称,有关权威部门调查得出结论,中国的财富集中在0.4%的富人手中!不知道茅老先生所说的“老百姓”到底是这个0.4%还是那个90%?真验证了那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世界上矛盾无所不在!而最终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现象:只听到茅于轼一直在替富人说话,却好像从没见过他为穷人做事!

  看来,茅老先生在哲学特别是“矛盾论”方面的成就远盖过经济学了。既如此,何不干脆来个转型,专攻“矛盾论”,抑或能够捧回个诺贝尔奖金什么的,这远比从富人那里得到点施舍要光彩得多。

【作者:范子军 来源: 长江】

相关文章

  • 张志坤:也谈如何衡量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且看为亡中国、亡中共所布局的阴谋陷阱——评:“茅于轼:要消灭特权必须实行私有制”
  • 汉奸是怎样练成的?——评茅于轼“入世十年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上)
  • 钱昌明:茅于轼为何要为吴英鸣冤叫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茅于轼,请你不要这样无耻地贬低中国
  • 凤凰网吹捧臭烘烘的茅于轼 鼓吹汉奸言论和汉奸文化
  • 《镜花缘》里的君子国--评茅于轼的一个荒谬推论
  • 吴敬琏越来越像茅于轼了
  • 天则所在为私有化和两极分化鼓噪
  • 余斌等:漏洞百出的“研究”--评天则经济研究所“反国企”报告
  • 肆虐的高利贷正在成为祸乱中国的一颗毒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