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当心中了“华盛顿共识”的毒

火烧 2012-05-0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指出华盛顿共识的弊端,强调其对拉美国家的负面影响,警示中国需警惕其改革套路,避免重蹈覆辙。

  一直以来,不少中国经济学家认为,“华盛顿共 识”是“全面务实的规范改革方案”。然而,该共识倡导的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自上世纪80年代在多国奉行后,其实际效果和政策预期相差甚远。2008年国际 金融危机爆发,时任英国首相布朗承认“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终结。但今年世界银行向中国推销的经济改革方案依然延续“华盛顿共识”的老套路,中国必须小 心,以免中了它的毒。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华盛顿共识”的实质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些政策未能带来许诺的效果,经济或是陷入停滞,或仅是少数富人才能享受增长的成果,众多国家更加频繁地爆发经济危机”。

  拉丁美洲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阵痛持续二十年没有消失,反而愈加严重。民众遭受反复掠夺后开始觉醒,反对新自由主 义。21世纪初拉美大多数国家左翼政党赢得选举胜利,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经济此后才好转。普京上台后,也开始纠正俄罗斯私有化政策的失误,制定 法律,禁止战略性国企私有化。

  一些中国经济学家认为,“华盛顿共识”反映了“现代经济学各方面的新成果”。其实,美国财政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华盛顿共 识”的初衷,是为赤裸裸地维护西方资本利益,逼迫拉美国家采取严厉措施削减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开支,廉价出售国有企业和自然资源,以确保拉美还西方的债。 这被拉美民众批评为“逼人割自己鲜血淋淋的肉来偿债”。此后,为了论证其政策合理性,美国才引入种种理论说辞。如出售国有企业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削减社 会福利支出是为了减少政府干预,允许跨国公司兼并是为了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等。有些人认为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代价虽大但有利于民主。其实,美国在拉美推行新 自由主义大都是由中情局策划军事政变开路,然后在军事独裁政权支持下推行新自由主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西方看到的经济增长成果,正是与新自由主义相对应的社会改良政策带来的。二战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盛行社会改良潮流, 各国普遍推行国有化和金融管制化政策,反而取得持续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记录,被誉为资本主义数百年历史上罕见的“黄金时期”。

  当年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以及韩国、台湾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重视实行国有化政策,并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在战略性产业和经济金融 命脉领域,国有企业、国有银行都占有重要地位。哈耶克曾称自己在西方知识界处于身败名裂的境地,科斯产权理论持续数十年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

  尽管社会改良政策在西方取得成果,但现在美国向中国推销的仍是否定社会改良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不仅给前苏联东欧经济转轨国家 带来灾难,还在日本、东南亚和许多拉美国家频繁引发金融危机,最终连被认为市场经济最为成熟、发达的美欧国家也无法幸免。这充分说明中国不可盲目羡慕“美 欧经济模式”,必须严格区分二战后西方被迫借鉴马克思主义推行的“社会改良”,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的“社会改恶”。对这些,中国人 都必须多留一个心眼。(作者是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 张文魁:绝大部分国企都应民营化
  • 马乾宁:私有化改革是强盗捉贼式的反垄断
  • 拉美地区新一轮"国有化浪潮"渐成趋势
  • 外国有关人士对国际经济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的评述与反思
  • 张树华:牢记俄罗斯私有化的教训
  • 杜建国:国企私有化是“饮鸩止渴”——答搜狐网友
  • 茅于轼的25万美金和美国副总统的79块人民币的饭钱
  • 杨思远:先杀猪还是先杀驴
  • 张捷:私有化是怎样洗劫国家和国民的
  • 中国经济时报:破解煤电难题须推动体制改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