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1945年

火烧 2012-04-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民主改革的起源,追溯至1945年黄炎培与毛主席的‘窖洞对’,提出通过人民监督政府、罢免不合格官员实现真正社会主义。内容涉及毛主席对民主监督机制的构想及文革时期的相关实践。

1945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在延安窖洞与毛主席有过一次精彩的关于“周期率”的对话,后来被史界称为“窖洞对”。  

黄炎培在其回忆录《延安归来》一书中这样写道:“有一回,毛泽东问我感想如何?我答:‘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够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慢慢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至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存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够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我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政治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罢免不合格的官员,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主席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主国家,只解决了所有制的问题,但是,国家上层建筑还长期由一些精英管理,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而且,也会由于精英的变质而变质,像苏维埃社会主义,就变成了修正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变成官僚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要经过文化大革命,把国家的管理权逐步交到工农兵和劳动人民的手里,才可以说在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上,实现了真正的社会主义,防止中国出现修正主义。毛主席认为,法国的人民大革命,和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巴黎公社,才是共产主义运动参考的样本。

据一位老首长回忆:  

有一次老干部在北京学习班听周总理传达毛主席的讲话,有一个重要指示就是:文革后期,要逐步建立工农兵对各级领导成员的民主监督机制和对不合格干部的罢免机制,以及各级干部定期向工农兵会议进行思想、工作、生活汇报的制度。工厂管理要按【鞍钢宪法】,二参一改三结合,让工人真正参与企业管理中来,真正成为工厂的主人。中央委员要由基层广大党员直选而来,人大代表也要由基层广大群众直选而来。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许多优秀的干部,都是从群众里面出来的。为防止权力控制在少数人手里,要实行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让人民有发言权、监督权、罢免权,也是毛主席发动文革的战略目的之一。  

以后,由于林彪事件的干扰和主席的病重,此事没有再提起。  

由此可见,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毛主席在1945年就已经开始考虑,在文革时就已经要进行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