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回家--过年---仅以此诗送给万千游子飞归

火烧 2015-02-1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一首献给所有游子的诗,讲述春节返乡的渴望与亲情。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生感悟,展现回家过年的意义,传递家的温暖与力量,引发共鸣。

  回家--过年

  仅以此诗送给万千游子飞归

 

  一

  为赶在除夕前

  与亲人相聚在钟声年饭

  背起回归的行囊

  打点好带给家人的期盼

  回家--过年

  就像进入一个巨大引力的轨道

  就像去实践一个悲壮的誓言

 

  义无反顾的

  充满快乐的

  开始了千里走单骑

  开始了春燕纷飞结伴

  开始了大雁列阵南行

  开始了大马哈洄游摆尾

  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滚动

  开始了春潮涌起的澎湃

  

  春节-回家-过年

  缘何如不可抗拒的黑洞

  缘何如闻神秘的召唤

  无论遇到何等风霜雨雪

  无论经历何种劳顿疾困

  都吸引万千游子

  如飞蛾扑火

  如风雨雁阵

 

  甲骨文的一个家字

  就诠释出这个神奇

  家有肥猪

  表明有家有业

  成家立业的定义

  就在历史的长河演绎

  

  安家不仅有房

  有女人才亲情四溢

  这女人先是娇妻

  她让家中流淌出爱意

  这女人又有了儿女

  妈妈就成了家人的凝聚

  

  无论你官阶多大

  也不等于家的含义

  无论你金钱怎么堆积

  也买不来家的真谛

  

  谁言 宁跟要饭的妈

  也不跟当官的爸

  谁言 树高千尺

  叶落也要归根

  

  也许

  就为扑奔这个窝

  虽无金银打造的辉煌

  只有结草成庐的朴拙

  

  也许

  就为感恩这个根深

  从这里生出枝叶青青

  从这里撑起华盖荫荫

 

  也许

  就为反哺这个港湾

  未忘是从这里起锚扬帆

  谨记能回这里躲风避险

 

  他们奋力振翅

  他们奋力摆尾

  家中那盏不灭的灯

  导航着破浪穿云

  导航着回家过年

 

  王婆卖瓜

  ---诗歌也要论理

 

  写本篇长诗,笔者注意把握了这样几点。

  一是多从生活中发现题目。为什么说是“发现”,而不是找题目,因为,很多人对每天发生的事都熟视无睹了,就如人们经常使用人民币,可真让谁讲出人民币的图案,那是件很难的事。多从生活中发现题目,就要多多注意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带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现象。本篇博文就写的春节返乡过年的大潮,重点是讲农民工。

  二是多从读者关注立题目。现在中国的文坛出现巨大的危机,核心就是读者的危机,也就是作家的作品。缺乏,或根本就没有读者去看。这个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作家的作品远离了读者,与读者不搭界,不相关,自然就不理睬了。

  本篇博文选择春节回家途中的对家的思考,这就是无数国人都要经历的事,都相关的事。又赶在春节回家的时机,选择写下这首诗,更能增大博友的关注度。

  三是多从精神食粮想题目。写诗文如果仅仅是写着玩,这是另一回事;如果是写给人看,那就是给人提供精神食粮,这就有了很强的社会责任。而笔者无论写什么,都是按制造精神食粮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这两者是相互关联,又互相转化的。而优质的精神食粮有两条标准,既,有益健康;且越吃越饿。为此,在进入创作构思中,这两条标准必须是考虑的重点。

  四是从多思考中开掘题目。诗歌也要论理,只不过是寓理于形,理规形动;理现于形,理随形走。或者说,诗歌的形象思维,同理论的逻辑思维是不相抵触的。如何从理性上开掘题目的深度,恰恰是作者应该思考的重点,题目开掘越深,诗文越有厚重。作为理论家和文学家在思考着一点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划分为文学家和理论家,无非是对思考结果的表现方式的不同。本篇博文就对家做了思索,要成家立业,要有责任,要有亲情等,并在诗文中进行了演绎。

  让我们谨祝游子平安,再放飞一份祝愿:千家欢乐乐更欢,万户团圆月更圆!

 

 

相关文章

  • 蒋高明:春节见闻农村 悲从中来
  • 春节,一群人的痛和怕
  • 麻将闹新年
  • 山西毛学组:马年春节团拜会
  • 乱七八糟拜大年
  • 陕西群众自发敬送红色春联,向老同志拜年
  • 三十年前咋过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