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异化的汽车下乡

火烧 2014-04-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回老家观察,发现农村轿车普及率上升,但道路状况差,购车成为结婚标配,反映出汽车下乡政策带来的异化现象及农村负担加重。

  今年的清明节为给父母上坟回了趟老家。老家位于河北省河间市,距县城20多里,离北京不到200公里。老家的村子离106国道8里地,下了国道有三、四条路到达。

  这次回老家,去和回走了不同的路,总共经过了5个村子。总体感觉路况较差,只有国道的支线有柏油路且破损严重;砖路可以连到每个村,但只保证有一条(去时有一个村走的是土路);各村村里的路况差距很大,最好的是砖路,最次的轿车难于通行。令我骄傲的是我们村里的路是这些村里最好的,不过后来了解到,我们村是扶贫村,村里的主路由国家出资修建,其余由国家出砖、村民自建,所以我的骄傲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下了国道后总能遇到小轿车,包括在土路上,很少有面包车和三马子。路过的五个村里都停有轿车,我侄子也买了一辆夏利。为此我问了两年前已有了一辆现代索纳塔的表弟。

  我:这次回老家,看路上、村里有不少小轿车。

  表弟:可不。

  我:咱村有多少家买车了?

  表弟:能有四分之一,还多。

  我:怎么都是轿车,面包车不是更有用?

  表弟:开面包车受气。

  我:受气?

  表弟:谁都查你。只有轿车不查。

  我:那干吗不买有两排座的小卡车?

  表弟:那种车得办准运证。

  我:给自己拉东西还要准运证?

  表弟:反正没准运证不让上路。

  回北京的路上,从姐姐们的闲聊中得知,在老家房子和轿车已经成为了娶媳妇的标配,结婚没有个三、五十万是下不来的。这实际上又增加了一些家庭的负担。

  汽车下乡是国务院2009年1月14日公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一项惠民政策,它鼓励农民购买微型客车(不包括微轿车型)、轻卡。

 

 

  2014.4.11

相关文章

  •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记小学同学聚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