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历史上的遵义赤色工会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帮助群众建立的遵义赤色工会,是遵义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工人革命团体。日前,遵义长征学会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有关遵义赤色工会的情况。
遵义赤色工会旧址几十年前已拆除,原址所在的遵义四中内已无相关遗迹,现仅在遵义市红军街有一块纪念碑留存。
地处黔北边远山区的遵义,很早以来就是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为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至解放时,才逐渐有了勉强称得上近代工业的小型工厂,有丝织业、酿酒业、煤矿开采业、火柴业等。
红军总政治部在老城杨柳街天主教堂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时,红军首长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成立各行业自己的组织。尤其是会上发的文件提到改善中国工人的生活,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得到了与会工人代表的拥护。
之后,由吴相臣为代表的泥工、冉海臣为代表的石工、冯树清为代表的缝工、邓云山为代表的木工,还有漆工等其他工人三四百人,决定成立赤色工会,并在遵义鲁班庙(现遵义四中所在地)开会,政治部为此派来红军代表宣布了遵义赤色工会的成立,并颁发了“赤色工会”的印章。
遵义赤色工会除了有“工人之家”的职能,还担负着组织工人游击队的重任。
赤色工会成立后,立即行动起来,将一家工厂的石印机搬来,为红军印刷《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等文件和宣传品,宣传党的政策。
1935年1月12日,红军在遵义老城省立三中操场召开群众大会。赤色工会中的很多成员参与了会场的布置。在这个大会上,宣布成立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赤色工会主席邓云山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在分工时还被推举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在红军进驻遵义期间,赤色工会发动缝工们为红军赶制军服近万套,并组织一些工人碾米运粮送到红军驻地和革委会驻地。
而遵义赤色工会成立后,几天时间便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在高等学堂(今文化小学)进行训练,后来又到东岳庙与其他几支游击队合编为“政治部保卫游击队”。红军离开遵义时,很多工会成员参加红军随军北上。
赤色工会与他组织一样,由于红军的撤离而自行解散,但它的成立,标志着地处边远山区的遵义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对以后遵义工人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关文章
- 王忠新:解析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 钱昌明:红军长征胜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党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 李华亭:长征留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 胡澄:故国人民有所思——红军为什么流血?为谁流血?
- 王树增:长征——信仰制高点上的不朽丰碑
- 李旭之:长征精神首要的必须是党和红军的革命性
- 北部湾的风:对红军“放水”的老蒋是最大的“卧底”?
- 平仄对仗仰天啸,英雄豪气铸国魂——读毛泽东长征诗词随想
- 罗援:关于长征精神的对话
- 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外国学者高度评价长征,驳斥张戎造谣
- 二万五与“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