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2013年高考同题作文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火烧 2013-06-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探险者与蝴蝶’展开,批评探险者对环境的忽视,隐喻社会中类似现象,如教育改革、城市化对原住民的影响,引发对细微变化背后深层问题的思考。

  常听人说:“屁股决定脑袋”,这不就有自以为聪明的人,遇到问题总能避重就轻,还能拿出来当教材考题。说:“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要人“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由发表观点。看起来还真讲民主,但都是那些不痛不痒与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的事。

  说蝴蝶因为小小蜡烛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烛光能有阳光强吗?蝴蝶不怕阳光能怕蜡烛吗?再退一步说,蜡烛能自己到山洞去吗?蝴蝶怕蜡烛难道就不怕人吗?

  探险者,以救世主自居,以开拓者自傲,以睿智者自荣。所以他们从来不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了蝴蝶的环境,他们从来不认为或者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给蝴蝶恩赐的烛光会对蝴蝶有什么伤害。然而,他们就是有这么一种权利,以探险者的身份进入蝴蝶的领地,还有这么一种能力,让蝴蝶离开它们的住所。他们就是一群始作庸者,对蝴蝶的流离失所远走他乡,能轻描淡写地看作是“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还有多少这样的始作庸者,看那些开发商,他们略施“火烛”小计,就让原住民去了城市的深处;还有那些推进城市化的“扩张者”,他们像把蜡烛做得更长一样,把房子造得更高,让农民住进离天堂深入更近的高楼。不论蝴蝶是逃离还是去扑火,背后的始作庸者都能把责任归咎到蜡烛这个“临时工”身上,不仅能全身而退,还能展示“危机管理”的能力。

  当探险者来到山洞的时候,说要为蝴蝶改善生活质量,他们把垃圾留在了山洞,让溪流淌了毒水,让空气里充满了蜡烛的焦味,在蝴蝶有生存危机的时候还只是“细微变化”。同样,所为的教育改革和创新难道不就是另一种探险吗?一个重点学校考奥数招生,能激发多少人学奥数的热情?一次高考能让多少家长学子为之纠结疯狂很多年,一次扩招又点燃多少人的梦想和希望,也许这还只是“细微变化”,一旦教育出了问题,即使被人指责“坑爹”,那也都是那几支“蜡烛”的问题。思来想去,若是出了“大变化”,能让蝴蝶奈何?让人能奈何?有一天,如果环境彻底破坏了,蝴蝶全都飞走了,或者灭绝了,还将探什么样的险?如今,逃离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如果高考弃考的人越来越多,高考会怎样?如果农村的农民都像蝴蝶一样飞走了,这个社会将是怎样?如果这一切都发生了,始作用者们会怎样?他们会有多少是“临时工”?

相关文章

  • 吴敬琏要推进什么样“对中国性命攸关”的改革
  • 改革开放出现问题的根源:甩开膀子忘党章宪法
  • 林治波:牢牢把握改革的人民性
  • 南京幼女饿死事件该谁负责?
  • 曾飞:梦醒吧,祖国母亲经不起如此糟蹋!
  • 第三届工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工人报告汇编
  • 一场足以引发历史巨变的危机悄悄降临
  • 关于工会的若干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