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纪念逝去的中国老人寒春

火烧 2010-06-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纪念寒春,强调其对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热爱与奉献,探讨中国式悲痛与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呼吁将其视为同志与战友,传承其精神与理想。

寒春去世,按中国人的传统,应该算白喜事了。有学生惊讶为何阳和平老师能如此平静,还能坚持繁重的课业,是多么高尚的精神——阳老师的心态,其实和大部分年过半百的老人送走九十老母的心情相似。早已安于天命,但求老人一路走好。繁重的课程本身也是帮助,能让阳老师更平静地以“意料之中”的心情处理完事情。

哀而不伤的悲痛当然会有,但完全不必在人前流露。中国式的好人,很不喜欢让别人来分担自己的悲痛,应该去纪念逝者才对;“I'm sorry for your loss”,仅仅是西方人的心态。而阳和平老师是中国人。年轻人不懂老人看待生死的心情,可以理解。强解成舍己为人的精神,只会把阳老师推向不近人情,其实是种误解。

其实,老是强调“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同样也是对阳早、寒春的误解。他们打从心底热爱真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来到中国更多的是因为向往,留在中国更多的是因为热爱。“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或许很“高贵”,但我感到真挚的“热爱”之情更加令人亲切。

老把他们在中国的生活说成一种奉献、把他们离开美国说成舍己为人,其实会令老人不快。一方面错误地贬低了中国,一方面错误地抬高了美国。需要从“国际共产主义精神”角度来理解先贤,说明我们精神上还太年轻,内心深处还为义利之辩天人交战,还只能用物质的观点看待历史和社会制度,暂时意识不到社会主义的“心”的内涵。暂时还是知行尚未合一、还是需要服从理性或知行主义的“知识分子”

如果不是这些原因,那么仅仅因为我们还把阳早、寒春当成友好的“外国人”,而不是肩并肩的朋友、同志和战友。这不对,我们应当把他们当成朋友、同志、战友——阳早、寒春不是国际友人,而是“我们”,一直都是我们,一直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份子。

不要借助镜子去看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否则总会误以为他们和自己面对面,不知道他们其实站在我们的肩旁身后,在为共同的事业奋斗着。

寒春一路走好!您惦记着的牛场,在虎视眈眈的市场经济面前,或许不一定保得住。但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永远会有人建设那个事业,共产主义是它的名字之一。您向往的那种精神,一定会有后人传承发扬;您热爱的那种生活,一定会有后人去争取、捍卫;您追求的那种理想,一定会有后人为之鞠躬尽瘁,奋斗终身。

纪念逝去的中国老人寒春!

相关文章

  • 阳和平走进人民网,谈父母阳早寒春的红色情怀
  • 缅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同志
  • 寒春、阳早事迹展纪实
  • 她为什么来中国养了60年牛?
  • 美科学家在华养牛60年 热爱中国革命崇拜毛泽东
  • 寒春为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填写了一首赞歌
  • 两种人、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是何等的分明-悼念寒春
  • 台湾政论家林博文:永远崇拜毛泽东的寒春
  • 闪闪的红星——寒春
  • 擦干眼泪,继续战斗!--沉重悼念忠诚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同志
  • 寒春--共产主义战士何时变成“绿卡第一人”?
  • 中国时报:毛的死忠崇拜者寒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