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的学生,不做人民的“大学生”---写给乌有之乡网站上的大学生朋友
文章呼吁大学生摒弃‘大学生’标签,回归群众,强调思想教育与群众意识的重要性,结合乌有之乡网站影响,探讨青年成长与社会关怀。
我第一次接触乌有之乡网站是在2005年,那时我读大学二年级,在翻阅一本凤凰周刊时了解到国内有个有影响的左翼网站:乌有之乡。乌有之乡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界,它改变了和改变着我的思想和生活,陪伴我一直走到今天。
看到乌有之乡网站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传播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民运,关注底层群众的疾苦,甚感欣慰。同时,对青年学生的一些思想我又觉得应该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带有“大学生”字样的文章,这让我想到这是青年学生的激扬文字,但又觉得怎么有些别扭。“大学生”究竟代表什么呢?代表知识分子吗?或许是。毛主席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大学生群体也不过是这些青年人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只是比那些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青年多读了几年书而已,就给自己自己打上“大学生”的标签。我不知道那些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同龄人看到别人一说话、一写文章,动辄以“一个大学生的… …”这样的语式句式,他们会是怎样的感想?
我期望那些进步青年中的大学生朋友,摒弃思想观念中的“大学生”意识,把自己真正当成劳动群众中的一员,谦虚地向群众学习,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学生。
相关文章
- 也谈“央行独立”(旧文重发)
- 一80末青年的实践调查笔录——记敦煌市一国企倒闭的前后及感想
- 我们为什么空虚——写给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
- “反腐必反体制”是终极邪恶理论
- 徘徊在生存智慧与理想主义之间——80后的精神状况
- 青年节里说青年人的幸福
- 雨夹雪:80后、90后青年为什么不幸福?(旧文,修改稿)
- 一个八〇后:对“彻底革命派”的批判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大学生民工调查
- 忠言:啃老不是“啃老族”的耻辱!
- 二十三画生:90后谈党风问题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