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郭德纲之过在“狂”不在“俗”

火烧 2010-10-1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指出郭德纲的过错主要在于狂妄自大,而非三俗问题。批评其行为损害公众形象,呼吁反思演艺圈的道德责任。
                    郭德纲之过在“狂”不在“俗”
 
自郭德纲师徒打人骂人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作为当红相声艺人的郭德纲,有悖艺德,损害传统艺术文化“气场”的不端行为遭到各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网民的强烈谴责。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也相继为之发表了评论文章,甚至连一贯热衷追捧郭德纲的“钢丝”们也为之嗤之以鼻,大失所望。应该说,这些反响是合乎情理的社会正义的体现。
 
然而,央视却针对郭德纲的不端行为评论说,在这个行业的精华与糟粕之间他留下了糟粕;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在个人的私愤与公众人物的责任前,他习惯性地倒向私愤。这位公众人物如此庸俗、低俗、媚俗的表现是多么的丑陋。还有人说,“郭德纲倒在‘三俗’门槛上,是‘三俗’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国家整治文化市场‘三俗’之风的首选对象”。笔者则不敢苟同如此张冠李戴的不当评论。众所周知,近期见之于各类媒体的“三俗”提法,源于日前文化部长蔡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指出的,当前有一些歌曲、小说、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文艺作品的内容存在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显然,以文化艺术作品的“三俗”来定性郭德纲的个人行为,并将其个人的品德问题等同其相声作品的“三俗”,未免有文不对题、穿凿附会之嫌。至于说,郭德纲师徒打人骂人,侵犯人权的粗暴行为是相声界固有的“糟粕”和“江湖气”,这更有言之无据之弊。难道我国相声界真的有这样“丑陋”的恶习吗?我想,相声界的同仁是绝不会认同这一无稽之谈的。不管怎么说,总不能因为一个郭德纲打翻相声界一船人吧。
 
如此说来,并非郭德纲本人就没有问题了,笔者也绝无为其文过饰非,推卸责任之意。只是觉得郭德纲过失的根源,主要在于他个人忘乎所以的狂妄自大,而不在于他的“三俗”,更不是什么相声行业的“糟粕”和“江湖气”使然。有道是,“浊者自浊,清者自清”。且看,郭德纲侵占公用绿地建私人别墅花园,纵容弟子殴打记者,暴力阻止媒体合法调查采访,事发后竟利用舞台演出当众辱骂诋毁电视台记者,公然为弟子的非法行为张目撑腰,这一切目无法纪的肆意妄为,不是避重就轻地用所谓的“三俗”表现就能解释得了的。郭德纲的所作所为,足以表明他“耍大牌”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已经严重损害了他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应有的形象,确实已经到了“自己把自己‘骂’下了舞台”的地步。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在中国舞台和荧屏迅速飙红的郭德纲,无疑是被观众用关注和支持养活、养大并养壮的。5年前还籍籍无名的他,走到今天很不容易”。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他在自己的事业上刚有了一点成就,在演艺圈刚有了一点名气,就自我膨胀起来,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更忘了作为一名文艺从业者对我们这个时代普通人的精神和心灵建设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毋庸置疑,像郭德纲这样的人,在当今的演艺圈里并非是绝无仅有的。人们可以预见的是,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郭德纲们势必会不可避免地失去他们的舞台和观众。诚然,导致郭德纲的艺德人品缺失的客观原因,则更是值得演艺圈所有从业人员和这些年来所有竭力炒作捧红郭德纲的各类媒体深思和反躬自问的。
 
笔者十分赞同“舞台确是“秀”场,人不如其艺乃习见之事”的说法。但愿郭德纲能尽早幡然悔悟,从近日发生的事件中汲取教训,严以律己地弥补自己在艺德人品方面的严重缺失,以报答曾经用关注和支持养活、养大并养壮他的广大观众对他的厚爱。这才是郭德纲的应有态度和明智选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