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

火烧 2010-09-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41
文章探讨现实对人的深远影响,分析官员自杀现象背后的社会压力,反思90后心理状态及中日关系矛盾,强调现实作为最好的教育,塑造了新一代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态度。
 最近,看了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新闻,不是新闻本身有意思,而是作者的结论很有意思。对于官员自杀率持续走高的问题,作者找到的原因是人民群众给予人民公仆的压力太大了。这在我看来就是无的放矢。要说对官员的监督毛泽东时代那才是力度大呀,怎么不见那时的官员寻短见呀?依我看,那些自杀的官员还有良心,还知道违心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要有负罪感。这比文强之流做了伤天害理之事还想苟活于世,强多了。但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为何频发这般高见呢?我看不是他们脑子坏了,而是现实使然。我在和很多同辈人的交流中逐步发现,这或许已经是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了。每个人好像都丧失了反思的能力,把一切当成了理所当然,觉得自己之所以会这般冷漠,都是社会使然。也是,一个不能提供公开透明舞台的社会,那里的人也学会了伪装、做作。

       我曾经和一个90后有过一段接触,他对我说,“人们总是指责90后,说我们娇生惯养,但这能怪我们吗?这是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变成了这个样子的。我也对我父母的一些做法很不满,但我能怎样?”我也觉得此言不虚。我们80后,90后确实过得很难。我们都保有人类那些最伟大纯真的情感,对大是大非还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我们对一些细腻的情感缺乏把握,容易忽略其他人的一些感受。由于我们本身也太过的孤独,所以对感情难免很依赖,以至恣意妄为,伤害到一些不该伤害到的人,或者把美丽的东西变成了残忍的发泄。有时候,我们也能发现我们的不足,但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发现改变很难,并且会产生悲伤无助的寂寥,在看到冷酷的社会,我们或许就变成了桀骜不驯的羔羊了。

        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好斗呢?他告诉我这是他的老师交给他的。他的老师对日本有很深的成见,思想中弥漫着很深的复仇主义情绪,对一些事情的描述难免夸张了一些,但对小孩子的影响可是深远的。我不禁想到,有时设计是很软弱无力的,现实是最好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就说中国这样的现实,或许有些人在拼命的掩饰,但很多东西都在潜移默化的传给了下一代,挡是挡不住的。我又想到中国和日本的恩怨是不会完结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日本普遍都是仇视的,或许有些人还对阿童木,滨崎步有兴趣,但骨子里的恨有增无减。而日本政府也在拼命美化历史,它的下一代也对中国充满敌意。所以不论政治说辞多么的好,我对中日的未来不抱希望,因为中日的恩怨并没有了结。日本人觉得日本是被美国人打败的,对中国人并不信服,总不放弃觊觎中国的念头。中国人对日本的死不悔改深感屈辱,总想找复仇的机会。要是他们不擦枪走火,不是咄咄怪事吗?所以对日妥协必将成为民族大患。

        我还想到了中东的人民,在我看来他们最苦。我同意李敖先生的观点,他们不是在进行恐怖主义,他们是在进行不对称战争。美国人把一顶硕大的恐怖主义的帽子按在他们头上,他们何其怨?我们新疆、西藏的那些分离分子才是恐怖分子,那些人为了自己的一些蝇头小利,不惜残害普通生灵,罪大恶极。而中东那些人是有国破家亡之痛的,无数的人被犹太人赶出了故乡,成了无家可回的难民,成天忍饥挨饿,还要时刻准备迎接美国人的枪子,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恨得是有理的,没人给他们主持公道,他们就自己给自己主持公道。那些不给别人生路的美国佬,犹太人才是恐怖主义,他们不除,世无宁日!

     

相关文章

  • 也谈“央行独立”(旧文重发)
  • 一80末青年的实践调查笔录——记敦煌市一国企倒闭的前后及感想
  • 我们为什么空虚——写给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
  • “反腐必反体制”是终极邪恶理论
  • 徘徊在生存智慧与理想主义之间——80后的精神状况
  • 青年节里说青年人的幸福
  • 雨夹雪:80后、90后青年为什么不幸福?(旧文,修改稿)
  • 一个八〇后:对“彻底革命派”的批判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大学生民工调查
  • 忠言:啃老不是“啃老族”的耻辱!
  • 二十三画生:90后谈党风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