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钮文新:请先说,混合所有制能给百姓怎样的福利

火烧 2014-03-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百姓的福利影响,强调遏制权贵侵吞改革成果,推动国有资产收益用于社保,确保改革红利惠及民众。

  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混合经济所有制”的要求,全国各地再度呈现国企“改革热”。通过国企改革强化中国经济活力,释放主动性增长动力当然是好事,但且慢,我们的问题是红利去哪?会不会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会不会再度变成贱卖国资的盛宴?

  我认为,必须汲取上一轮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必须在改革设计之初就对国有资产股权出售的收益做出制度性安排,核心是如何为中国全体老百姓带来应有的福利。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国企几乎溃不成军。那时,除了个别垄断性企业还能活下去,大量国企已经到了不得不依靠贷款发工资的程度,有人正是因此而认为国企无能。我不这样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原计划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则这是必然的。比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用工不仅优胜劣汰,而且会依据自身需求增员或裁员,根本不存在“包养员工生死”的问题,但国企不行。

  所以现在看,上一轮国企改革两大任务。第一是“转制”,剥离企业非经营性资产,使之成为单纯的经营性企业,同时引入新的投资者为企业加入新的燃料,变成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第二是“创业”,原有的机器设备、产品生产方向基本淘汰,企业需要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这在当时被称为“二次创业”。

  这次“转制、创业”中成功者众,但也不乏失败者。而最严重的问题是大量国有资产被权贵及其代理人窃取,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更严重的问题是,劳动力社会化之后的社会保障没有跟上,造成一代被抛弃的国企员工,生活十分痛苦。

  有人说,过去30年国民没能享受改革红利,最大的受益者是披着私有外衣的权贵及其代理人。从而也就有了私有资本的“原罪说”。不过在我看来,不管国企改制后是变成私人企业、还是保持了国有控股,能让企业二次创业成功,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活下来,长大了,就是为整个中国经济成长所做出的贡献。毕竟,那时候中国最最迫切的问题是就业,是从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中挣扎出来,活着走向市场经济。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过去,但我们必须有能力改变未来。如果说,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基本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温饱和生存问题,那未来10年的改革,我们必须解决老百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成为改革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其核心是:坚决遏制权贵再度鲸吞改革成果。

  所以,现在各地方政府和改革设计部门请你们且慢,先别说你们改革动作有多大,也不用说你们计划到什么时点混合所有制比重多大,而请你们先说说,这场改革将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福利?国有股权出让收入有多少被计入老百姓的社保账户?国企改革之后的社会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中央有必要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地政府在此次改革设计中对老百姓社会保障做出明确承诺,并鼓励社会各界监督执行。

相关文章

  • 国企改革全线深入,炒地图行情轮番上演,业内称集结号已吹响
  • 湖南推出国企改革30条,部分国企员工可持股
  • 陈石宇:混合所有制经济会把我国引向何方?
  • 深圳国资改革方案两周内将出台,起草工作已完成
  • 陈石宇:国企私有化更是刨共产党的祖坟
  • 中石油董事长:上中下游都给民资留了空间
  • 向民营资本开放须有一定之规
  • 保卫国有资产,总书记一句话价值几何?
  • 昆明国企职工质疑国有资产流失拉横幅讨说法(图)
  • 潘毅:重塑国企工人的“穷人政治经济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