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发钱解决不了通货膨胀

火烧 2011-03-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发钱应对通货膨胀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输入型通胀由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引发。强调需从国际经济秩序角度解决根本问题。


最近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之苦,开始给国民发钱。如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宣布了数额估计达350亿美元的发钱计划;印度政府2月28日则称,将以现金形式派发食物和能源补贴,帮助贫苦大众应对通胀。此外,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打算给民众发钱,以应对通货膨胀。


值得让人深思的是,这些想给国民发钱的国家,基本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么是经济规模比较小,要么是单纯依赖某一产业,要么是资本管制非常松懈的国家。


应该说,过去几年来,这些中小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实施很大力度的财政宽松政策或者经济刺激政策,但是,现在却在遭受了比那些大搞货币超发政策的发达国家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有的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导致国民经济遭到大幅震荡。


如此看来,这些国家通货膨胀的最大原因,其实并非本国的财政货币政策,而是外来因素促成,即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商品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交易,都是用美元进行交易的,因此当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泛滥,并导致以美元为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如燃料和粮食等等。


也正是因为发达国家是当前这轮席卷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的源头,所以当发展中国家面对外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时,往往无能为力,即使像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正遭受着输入型通货膨胀之苦。


从去年以来,中国数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也多次提升利率,尽管中国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金属和矿产消费国,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对国际商品市场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中国的经济刺激退出措施,理应给当前火热的国际商品市场降降温,但实际情况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中国多次紧缩性货币政策出台后,国际商品市场上的金属、燃料、能源等商品,价格一路上涨。


这一现象表明,当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已经非常强大,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高效工具,而仅仅依靠某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本难以应对。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别无他法,只能求助于各种非正常渠道来缓解通货膨胀。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政府发钱或许能缓解某些人的一时之急,但无法真正地解决当前肆虐的通货膨胀问题。


而要真正解决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发展中国家需要团结起来,从国际经济秩序的高度,从要回各国本质上的经济和货币主权的高度,与发达国家就这一问题发起政治讨论,将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后面的实质问题摆上桌面,要求世界共同重视并应对之。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饱受输入型通货膨胀之苦的国家,应该在不久即将召开的G20法国会议上,提出发达国家制造的世界性通货膨胀问题,督促某些发达国家做真正的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